12月9日是车站窗口及火车票代售点发售春运首日票的日子,记者在北京西站看到,由于网络购票、电话订票旅客占了“大头”,窗口前购票者寥寥。(新华网12月10日)

凡是经历过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春运的旅客,一定会对火车站售票窗口疯狂的购票场景记忆深刻,长长的购票队伍可以从售票厅排到车站广场的另一头,为了买票可以在售票厅等上三天三夜。可以说每到春运、暑运、国庆大假之时前去火车站购票窗口通宵排队购票的场景是比比皆是,很多的旅客因为之前因为购票预售期的时间限制,不能够更准确的规划自己的行程,导致只能等假期开始前才去火车站窗口购票,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客流集中在节前很短的时间内疯狂买票,让旅客和火车站“压力山大”。

可现在不同了,特别是今年,能够提前60天买票,那更是让购票环境变得轻松无比。通过近几日不同客票销售渠道的统计可以看到,大量的客票通过网络或者是电话被抢购一空,而传统的窗口预定客票渠道反倒是人可罗雀。在60天预售期政策实施之前,新的售票模式让传统的客票销售渠道变得不再热门,失去了火爆的购票场景,让很多人误以为铁路客运可能已经失去了客运市场的“大蛋糕”,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在铁路服务现代化改革进程中,采用了更加合理的客票预售模式,通过延长客票预售期让铁路企业能够有充分的数据统计时间,根据实时售票情况科学规划不同交路客车发车数量、频率,实现铁路企业的节能增效的目标。另外人,更长的预售期让依托于网络售票这种现代信息化的售票渠道有了更灵活的使用环境。

现在火车站售票窗口不再是“香饽饽”了,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铁路总公司在不断进行旅客服务质量优化过程中的又一尝试。这是发生在铁路作为服务企业在服务优化中的一个令人关注的亮点。方便、快捷、人性化是铁路局变革成为铁路企业过程中的思维转变。把旅客作为亲人,是铁路总公司作为现代运输服务企业后树立的服务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优化服务后的铁路总公司将会改变“铁老大”的旧面貌,把“铁老大”变成每一位旅客旅途过程中的“贴心小棉袄”。(梁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