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铁路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开车前15天以上的车票,退票时不收取退票费,开车前48小时以上,可改签预售期内的任意车次;开车前48小时以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开车之后,旅客仍可改签当日其他车次。铁路一系列的举措引起人们热议的同时,彰显了大度的风范。

铁路这些措施的发布,从各个角度综合为旅客出行进行周密考虑,可谓用心良苦。有些规定人们可能还不理解,以前的规矩为什么要修改?其实,修改后的规则更加方便旅客。

先从开车前15天以上的车票,退票时不收取退票费说起。这条规定的修改让旅客在前期制定出行计划时灵活度更高、更方便、更有自主性。自从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的消息发布后,不同言论即跟了上来。有人说预售期太早了,定不下来具体哪天出行。对此,从开车前15天以上的车票,退票时不收取退票费的政策出台,人们既可以提前购票,又可在有临时出行变更时“返悔”;而对比以前的规矩,20天以内收取退票费来说,铁路做出了5天的让步。不收退票费让人们避免了经济损失,买退自由的战略让人们将主动权握在手里。世面上谣传的铁路提前预售期是为了赚退费的“伎俩”说法不攻自破。

开车前48小时以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的做法是为了加快票源的滚动和释放。此规则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一些人的囤票行为,票贩子不敢一直把票放手里了,必须尽早释放票源,这对他们来说是沉重的一击。对其他手中有多余票不及时让出来的行为又是一种督促,让多余的车票及时流入到有需要人的手中。

除上述两点外,铁路对开车后的车票也有说法。开车后的车票,可以办理票面日期当日其他车次有富余车票、与票面终到城市同一城市列车的改签。这一改进,对坐普速列车的乘客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从根本上实现了无差别化服务规定的出行公平。

在我国,人们对铁路的观注热度与日俱增。铁路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人们的眼球。此次乘车条例的变革,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格局。在出行条例上,铁路做出的调整宏观上来说更加方便了旅客出行,从购票至乘车,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选择空间更加宽阔。对铁路运力资源来说也会运用更加充份。特别是关于退票费用等利益方面的让步和对控制“黄牛”等票贩规定,更加体现了铁路的为民着想和大家风范。

在我国,铁路总是一个让人爱恨交融的结合体。人们对铁路的期望值不断的增加,基于国情民情,铁路不可能一下满足所有人的想法和要求,但从铁路不断改进制度、完善服务细节来看,铁路能够认真倾听旅客建议,及时改进和优化相关措施,服务理念上更新和转变让铁路部门更加亲民、爱民,也让旅客更加认可和支持铁路的各项便民之举。

如今的铁路在不断改进,真正把方便送给旅客,将实惠送给人民。不断改进的良苦用心真正体现出国企领袖的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