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一部反映春运的影片叫做《一年到头》,影片的结尾,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地向往”的歌声响起时,很多人潸然泪下。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从检票口到站台,我们用飞奔的姿态去丈量对家的渴望。一年又一年,春运的大戏里有你、我、他,有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影。从这场大戏里,我们能看到转型期中国的美丽与哀愁:异乡的浪漫与温暖,始终敌不过春节回家的渴望,不管多挤多难,回家最重要,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

然则,每年春运的时候,人们都会为了抢票而焦虑。买不到票就没法回家过年,而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时刻,基本上,春节前一个月,人们就在准备过年的各项事宜和物资。相关部门表态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两个月,为方便出行和回家的人有更加充裕的实践来规范自己的行程。那么,铁路延长了车票预售期,到底有是改革的深入还是服务的提升呢?

笔者认为,面对即将占据所有人视野的“春运”,预售期的延长,不仅仅给予了人们更多合理安排时间的准备。对于铁路部门来说,可以更加合理的优化运力,有的放矢,是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具体体现。放眼近些年来的铁路,运力虽不能完全满足持续高昂的出行需求,但运力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期间,各地铁路在热门线路上加开临客,用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两个月的预售期,也正让铁路部门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调配运力、加开列车,用以满足更多人们的出行需求。而对时间充裕、有长远出行计划的旅客而言,的确可以更从容地购票,这也是服务提升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铁路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服务质量发生了很大的改进,除了路网优化,运力增加外,在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建设、网络售票、现场取票、延长预售时间和发布票务信息方面,都有了更加人性化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与快捷,这是公众亲身所能感受体会到的。

但是,铁路改革的道路上并非一路坦途。人们面对一成不变的铁老大那么久,在面对愿意俯身为民的新铁总,难免有着诸多质疑。例如有网友担心预售期过长,会使得“黄牛”倒票行为提前出现,也会让春运期间临时出行买不着票。有质疑说明大众认为铁路的措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何况这些个瑕疵是否真如网友们所想,都待观察。任何改革新探索,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都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新情况,但我们不能因此拒绝改革。笔者就以为“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敢揽瓷器活”,铁路这一举措的颁布实施,必然有着其充分的考虑,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并不见得少。加之打击黄牛倒票,始终是铁路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本就无须担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有更多耐心和信心。适应新事物、检验新制度,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轻易否定并不是理性态度。相信面对种种质疑,铁路部门定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因此,对于火车票预售期将逐步延至60天这样的新措施应当给予其试验的时间,让其用实践去检验成效,而不是轻易地否定和拍砖。      (蔡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