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从12月1日起将用一周时间,把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但这个决策也引起了不少的担心和质疑。(11月16日网易新闻)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提前触碰了人们脑海里“春运”这一敏感神经。至于文中所提到的担心和质疑,笔者认为倒也不足为奇,因为不知从何时起,只要铁路一有变革,总会引起质疑声一片,更有甚者完全无视铁路改革带来的成效,而只是片面夸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产生了铁路改革弊大于利的惯性思维,不知不觉中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副 “有色眼镜”。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理性分析这一改革带来最明显的好处。一是对于那些可以提前确定行程的返乡者来说,可以提前购买往返车票,所以为回家过年吃了一颗“定心丸”;二是因为铁路延长预售期,为那些想回家却没买到火车票的人预留出了改选其他交通工具的时间,让大家在多一些选择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保障;三是通过延长客票预售期,铁路部门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有利于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

由此可见,延长车票预售期不但不会影响旅客出行,反而会更有助于旅客出行。铁路在满足旅客出行方面真得是做足了功课,所以笔者希望大家不要因自己的不确定性就妄下结论,因为那会伤了全路职工为民服务的心。(杨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