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这是开玩笑呢,还是逗旅客呢?铁总突然宣布从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国民又炸开了锅。
一些细心的旅客在网上查到其他国家客票预售期都在3个月左右,就顺便了解了发达国家的客票营销系统。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家的做法确实值得借鉴,看起来也更完善合理。因此,不少人说,咱中国铁路怎么就不像国外学习呢,看看人家的铁路给旅客多少实惠。
观摩德国的铁路客票营销策略可以发现,他们把客票销售独立在铁路经营之外,将客票销售与市场挂钩,不是旅客找车票,而是车票找旅客。而这不仅是德国铁路早在1994年就政企分离带来的好处,也是欧洲低价航空运营主要针对城市间旅客给欧洲铁路带来的巨大压力造成的。为争夺客源,德国铁路根据淡旺季、旅行距离、乘车人数等制定灵活的票价。同时还与城市公交联手,给持有火车卡的旅客乘坐城市交通的折扣。另外,他们还发售城市间通票,在特定时间预定还给以优惠,这对不少要去当地旅行的人们来说是最方便省钱的出行方式。
可以说,德国以及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客票营销是相当成功完善的。但是这些制度能够实施,并且取得成效的前提是各国便捷的交通,发达的信息网络,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国民具有极高的素质。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要建立如此完备的交通系统,要实现法律对全民高度的管理规范和保护,并不容易。如此广袤的土地,如此庞大的人口,同时还有如此各异的民族构成,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制度的强力约束,铁路是很难发展的。
况且,国家发展历史不同,民族特性不同,在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是有差别的。西方国家历史短,没有经历中国这样长时间的封建社会,也少见像中国这般直接选择社会主义社会的。战争对中国的掠夺和伤害,历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的法制仍需要不断调整,科技也需要时间去赶超其他国家,国民也需要时间去适应法律成为习惯的生活。一棵树的成长都需要时间的洗礼,更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在改革的交通部门呢。
纵观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可以说我们的铁路一直是进步,不断在改变,始终在追求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的实惠。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声音,可以对社会、对国家表达自己的建议,但是请理性去对待,尤其是铁路这样一个经历变迁需要时间去调整去改变的国民服务系统。外国的月亮再圆,也不是我们的。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和改变,而是拿他人之矛攻己之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