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铁路局昨透露,目前辖区所有普通列车都安上了“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用于列车的通讯、数据存储、安全加测等,相当于飞机上的“黑匣子”。今后,火车司机根据“黑匣子”提供的数据就可以安全发车了。这意味着担负监控列车尾部运行的“转运车长”,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0月17日 荆楚网)
大多数人对运转车长都不太熟悉,那么运转车长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呢?他们又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呢?原来,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要保证列车头部和尾部风压稳定,才能实现平稳运行和刹车灵敏,风压不稳,轻则造成列车运行“颠簸”,重则危及行车安全。基于此,为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列车尾部设有运转车长一职,负责行车指挥,监看列车尾部风压情况,并通过无线电台与火车司机核对,确认列车头尾风压状态是否一致。列车启动后,如中途发生安全故障时,运转车长要负责全面协调处理。如果发生非常危急的意外事故,运转车长有权在车尾部手拉紧急制动阀,进行紧急停车。一旦发生事故,运转车长就会与司机、前方车站的信号楼组成‘铁三角’合力抢险。
由此可见,转运车长的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辛苦的。而随着中国铁路不断提速,显见的是,人工监看列车风压的方式渐显“落伍”,既不能起到实时监控,又存在读取误差,已经不够满足运营需求,“电子运转车长”上岗后,将更加精准地保护列车安全。客车“黑匣子”可自动采集和传输客车尾部风压数据,火车司机只需操作控制盒,向“黑匣子”发送代码,就能实时监看列车尾部风压情况。当风压不符要求时,“黑匣子”会自动报警,提醒司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该装置还能存储记录列车运行的全程风压数据,为客车车辆的日常检修提供支撑。
列车“尾部装置”,实现了“人控”保安全模式全面升级为运用科技设备更加精准实时的“机控”模式。一旦遇紧急情况,机车乘务员只需按下紧急按钮,列车就能实施紧急制动,大大提高了客车安全性能。而且,黑匣子解决了人工工作量大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运行。随着列车装备的改进,原始的人工操作估计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智能化是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