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路总公司要将普速客车还原为绿色的消息在网络上热度颇高,3名大学生向国家铁路局邮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普速列车换“绿皮”的事实依据及制定程序、预决算和相关货物提供商等信息。部分媒体直接质疑铁路没有必要为追求并不十分重要的视觉效果,玩一场昂贵的“怀旧游戏”。
笔者对近期信息梳理发现,部分网民对铁路的指责主要集中于“三宗罪”,既“存在利益输送嫌疑”、“信息不公开”和“浪费纳税人金钱”,对铁路“罪名”的指控言之凿凿,但仔细推敲起来又似是而非,火车统一“着装”真的有那么罪恶吗?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大家商讨评议。
首先是火车换装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多名网友吐槽铁路此次要火车换件“绿马甲”,必然是哪家领导亲戚开的油漆厂的绿油漆卖不出去了,才想出如此一招,帮助油漆厂渡过难关。众人一看觉得推论合理啊,但放在眼下的大环境中却有点不合逻辑。中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刚刚结束,各级反腐工作均保持高压态势,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都能在政协自信地说“让官员‘不敢腐'已经初见成效。”并且号称“高铁第一人”的张曙光近日因贪腐被判处死缓,对铁路干部职工的警示肯定极大,试问哪名铁路管理者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自身前途命运为赌注,只为多售出几桶油漆。
其次是其信息怎么公开才是合理。这几日“四中全会”让“依法治国”成为热词,笔者虽然不是法律从业人士,但从自己粗浅认识来看,“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铁路2013年3月改制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后,它已经不再是政府部门而成为企业,但它又未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只要在《公司法》规定的范围内严格执行就好,除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外,法律应该没有规定非上市公司需要公布企业的全部信息。当然,铁路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它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预决算、每一次招标都应该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但如果要其工作模式依然按照政府部门运作,市场经营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推进,不契合运输市场变化的节奏,那“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有何意义。
再者是火车换装是否浪费纳税人的金钱。列车换装要花钱那是必须的,“花的是什么钱”这个问题很重要。从《法制晚报》披露的信息来看,此次铁路是按照车辆的使用年限,结合车辆的段修和厂修,分5个阶段分批进行换装,使用的是维修经费,没有另外支出。通俗的说,就是火车一年365天都在外风吹日晒地跑,定期都要进“4S”店保养一次,油漆每次都要刷,只是往年刷的红油漆今年变成了绿油漆,这样说来花的钱还是“买酱油的钱”,而且也没有比往年花更多的钱“买酱油”。
其实企业为打造品牌而统一自己的标识历来有之,小到一个城市的出租、公交,大到全国性的航空、银行,统一标牌形成规模效应人们均习以为常,为何铁路统一标志就会激起浪花呢?这只能说明铁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让其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但以前期铁路要建银行、要建地产公司等消息为例,现在的事实都证明我们在当时操错了心。每个企业都有它的长期规划,我们不是公司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但作为普通旅客的一员,我只想说换什么壳不重要,只要火车有更便捷的出行、更温馨的服务就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