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长沙、南昌、武汉、合肥四市形成的以高铁为纽带的中部90分钟精品旅游圈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而在未来,随着沪昆高铁延 伸至黔滇地区,作为沪昆高铁和京广高铁的“十字架”,长沙将成为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南部游客乘坐高铁旅游的中转站,构成一个全新的高铁旅游版图。
在高铁日益发达的今天,高铁增强了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铁路的信心,同样也给湖南大交通带来了机遇,我们不难看到和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拥有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的长沙将成为高铁经济中转站、并主导中国高铁版图上黄金枢纽地位,既从长沙出发坐高铁可直接抵达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太原、西安、济南、郑州、合肥、南京、武汉、南宁、福州、南昌和广州等15个省会城市。
都说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而高铁稳步发展无形中带动了当地经济,促就和扩展了就业机会,促进了高铁站附近区域公交、地铁、房地产、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所以来说高铁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不仅仅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带动了区域经济格局变化,说明了高铁建设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众所周知,交通之重要,犹如人周身之经络血脉,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便捷畅通、四通八达,经济发展就有了关键性的基础保证。在改革的时代,铁路建设也一直是百姓关注的对象,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就是铁路又提速了多少,哪儿又开通了一条新的高铁线路,到某处现在只要几个小时,“现在坐火车真快”成为了坊间能够听到最多的感叹。
在2013年原铁道部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铁路体制改革自此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铁总改革后的铁路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节奏日益加快。近几年,中国铁路建设一路“加速度”,从起初的缓步前行到今天的快马加鞭,历经了太多太多。或许这些数字可以看到中国铁路发展趋势:截至到2013年底中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了10万公里,在这10万公里铁路中,高速铁路已破1万公里,这不得让世界惊叹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而高铁技术含量不得让周边国家纷纷抛出合作橄榄枝,让中国高铁走向了世界,这些都彰显着我国铁路改革发展的信心与魄力。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 “行”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的不得不“行”,而真正成为了人们忙碌生活的一种调剂的休闲。在这个前提需求下,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发展,不仅仅能够极大地满足百姓的出行需求,更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互动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催化促进作用,从而更深层次地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屈伟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