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篇,生动道出了江南的绮丽风光,令人无限向往。国庆前夕,60辆“京车”乘坐火车南下杭州,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吐槽和点赞。10月2日浙江新闻网及10月8日中国经济网就私家车搭乘火车运输专列自驾游做了详细转播和评论。网上评论的比较客观:“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避开了节日期间公路拥堵的问题,这种交通分流,恰恰符合“不同交通方式相互补充”的交通规律。
时下,车辆的增多造成交通拥堵是各个大中城市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旅游城市,在各个节假日出行的人群增多时造成交通拥堵是必然的现象。要想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需要多管齐下、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从合理的道路规划建设和科学的交通组织着手解决,这是个大工程,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假日出行的人们如果选择全程自驾游,旅游可选范围有限,搭在路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少,让游客们到了景点“人困马乏”,影响兴致;如果放弃自驾游,没有爱车出行相伴,周边游受交通限制,又有诸多不便。铁路运输专列的出现让这个两难问题迎刃而解,出行的人们可以带着爱车一起出行,让铁轨的完美延伸为爱车加上“筋斗云”,想去哪儿出游,借着运输专列这个“顺风火车”,“赏着美景、唱着歌”就到了,落地后继续您的自驾游旅程,岂不快哉?
众所周知,近些年,铁路部门在服务质量上一直在努力改进,各种便民惠民的服务项目不断地推陈出新,高铁的大力发展,不仅给民众提供了快捷、舒适的服务,更向世界亮出了一张亮眼的中国名片。货运组织改革的成功实施,更是在简化办理手续、优化服务站点网络上让人惊喜连连。近期便民“货物快运”列车的开行,便是很好的个例,货物快运列车不仅运输上吨重的建筑模具、汽车配件等货物,还有小到10公斤的日用品,彰显了它的与众不同性,充分说明铁路部门在市场化进程上不断转变观念,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铁路货物快运用它的快捷、安全、价廉赢得了民众的喝彩。购票方式的不断丰富完善,让大众可以通过12306电话、手机客户端或是互联网站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购票。自动售票机和移动售票车的出现,更让过去的售票窗口前的彻夜排队成为历史。不断推出的各种人性化服务举措融入在方便旅客出行的方方面面,展现出的是铁路部门积极改变自身服务品质的诚意。
当然,大众对于新举措还有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铁路部门还要加强新的便民措施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有的旅客曾表示担心这种特色服务的列车会占用铁路公共资源,而影响旅客的出行。其实,除却个别支线外,干线铁路客运专线与货运专线是分开的,这也就是说,这种新举措的推出在缓解了公路压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释放了总的交通运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铁路部门的一些特色服务除了在不断完善服务的基础上,还要让更多的人去很好的认识和接受它。
应该说:“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的开行,是铁路针对十一黄金周所推出的又一项特色服务,令人耳目一新,是铁路部门对新时期铁路服务的一项大胆创新。类似这样的特色服务是未来的趋势,市场的潜力巨大。这些特色服务的推出,更是铁路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为服务根本的具体体现,“铁老大”能够与时俱进,以多元化、多样化的周到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不仅仅有助于其自身发展,更让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铁路发展带来的实惠。(于永柱 吕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