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听见有位同事指导一年轻同事做管道保温层工程量计算,讲解的做法很清晰:用管道表面积乘以保温层厚度即得到保温材料的体积。而用定额计算方法得出,应是V=π×(管道直径+1.033×保温层厚度)×1.033×保温层厚度×管道保温长度。百米的管道保温层算量误差已经相差甚远,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许严重了些,不过真若是由此得来的报价难免会让人担心。

作为施工单位,我们的工作似乎比不了设计师对结构的精准计算,更比不了无影灯下医生的性命攸关。但是我们的职业特点中的细节一样无处不在——信号专业的天窗作业、通信专业的光缆割接、电力专业停电施工、电气化专业的架线作业,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蕴含的却是满满当当的安全和质量责任。

九月是全国质量月,住建部在本月先后发文强调质量终身制、质量责任终身难逃。结合国务院近期着手清理职业资格的举措,我们会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那就是由从前的只强调法人责任到目前的同时也强调个人执业能力和执业责任的转变。不论是施工现场的工作还是机关工作,都有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说法,职业没有贵贱,同样的,岗位亦不分轻重。质量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既是产品质量的享有者,也是质量的贡献者。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有一句名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话,理解起来不难,坚持下去却不容易。如今,铁路施工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家单位在技术实力上相差并不悬殊,差距实际上就存在于在细节的管控之中。无论是安全上的还是质量上的事故,引发事故的往往只是极其偶然的不起眼儿的一个事件。说细节之中存在魔鬼一点儿不为过。

写到这儿,想起来几年前在经营部做的一项工程投标,全部资料经过多次校对终于打印装订成册、密封好准备第二天送交。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当时的经营部部长和我的另外一个同事午夜时分从宿舍跑到办公室打开了密封好的文件,只是因为担心文件正副本是不是分装错了。那时候我还把那位部长的“症状”当成职业病强迫症病患的笑话来听,现在想来,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多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多年的安质部质量工作中,我始终与管理体系、QC活动、优质工程申报打交道,最深的感触就是:再先进的管理理念、再精细的管理框架,始终都是要人来执行,人员的责任心决定着一项工作的优劣,与责任心相比,文化程度与工作经验往往略逊。只有工作细节处理到位了,相应的在承担责任的时候心里才不会打鼓,才会踏实。

在2014年全国质量月临近尾声之时,用质量月的一句宣传口号来与大家共勉:质量同行  诚信同心  未来同建。让我们把握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成就细节的完美、成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