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了《人民铁道》10月1日的特刊,从内地发达地区的高铁到不发达地区的绿皮慢车,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和乘坐它们的人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铁从原来的上座率较低,到现在高峰时期的一票难求,说明高铁在内地已经有了它广阔的生存空间。同一条高铁线路上运行的列车,也分层次,有停站比较少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也有在中小城市也办理客运业务、运行速度相对较慢的列车,它们分别适应有着不同出行需求的旅客。有些旅客已经将运行时速300公里的高铁称为“陆地上的飞行”,说明高铁列车已经在沿海地区牢牢的扎下了根,并且已经开花结果。生活在内地城市的商务人士,大多生活节奏比较快,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相对较贵的高铁车票在他们看来也是值得的。任何一条高铁线路总是连接着几个经济圈和城市圈,缩短了大家在旅程上的时间,也缩短了大家互相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做事创业。伴随着高铁旅程的是铁路乘务人员的优质服务,细心的旅客会发现铁路乘务人员在路途中很少坐下休息,而是时刻在为旅客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
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皮车则以其低价、良好的环境为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提供了实惠的出行服务。有时间值钱的商务人士,就有时间相对富裕而手头拮据的普通百姓,他们的选择就是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怎么便宜就怎么走。经常乘坐一趟列车,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都成了熟客,即使有物品忘拿的情况,列车工作人员也会打听清楚后及时送下车。无论旅客还是列车工作人员,大家都是普通百姓,都有着共同的生活理念,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空闲时间较多的旅客也可以选择乘坐这种普通慢车,欣赏窗外的景色,乐享“慢游旅途”;让自己快速的生活节奏适当的慢下来,享受一下人生的慢节奏。西安铁路局等一些路局能在开行满足商务人士需求的快速列车甚至是高铁列车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开行这些经济效益一般但是社会效益不错的老慢车,应该是值得称道的。尽管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逐渐的提高,但这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所有的人马上都能达到“高大上”的水平,还是要适当兼顾一下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求。因为新中国的天下毕竟是穷苦人用命拼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