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师董正伟向国家铁路局申请公开中国铁路总公司与调价相关的政府定价信息和退票成本等信息,被答复称“不属于信息公开事项”,董正伟不满该答复,将国家铁路局起诉至法院。(人民网)

一场官司,将人们对退票费关注的目光拉回到了一年前,自去年9月铁路部门推行梯次退票方案以来,负面的声音就一直存在,不少人质疑退票费由过去的20%下降至5%,又按照退票的不同时段实行阶梯式退票,最高可达票额的20%,这种调整只是变相涨价的幌子。

按照官方的说法,实行梯次退票是为充分利用运力资源,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且不说官方所言的“充分利用运力资源”能否得以实现,笔者认为,梯次退票实施以来倒是有效治理当前购票市场的一些乱象。

乱象一:“黄牛党”“倒票族”队伍庞大,阴魂不散。宽松的预售期给了这个行业可乘之机,而低廉的退票费(5%)则助长了投机购票行为的嚣张气焰。梯次退票的退票费用最高可达票价的20%,提高了投机购票的成本,可有效打击这一非法盈利行为。

乱象二:春运、国庆等节假日里,“一票难求”与“汹涌退票潮”并存。自2013年1月1日起至7月15日止,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造成如此庞大的退票量,与许多人的“占坑”心理有很大关系。预售期长、出行日期不确定,或是坐席不满意等原因,加上低廉的退票费,纵容了“占票一族”的重复购票行为,挤占了有限的铁路运力资源,增加了退票窗口工作量,侵害了其他旅客的切身利益。梯次收费让旅客明白退票时间段不同,承受的经济负担也不同,可以增强民众在购票时的计划性,也可以引导“占票族”尽早退票,为急需购票的旅客增加一分成功购票的希望。

无论是倒票还是占票,都是一种挤占铁路运力资源的行为,是铁路部门和广大民众都不愿意看到的。火车票梯次退票可以对这种行为加以正确引导,使我们的出行更加计划、文明,使旅途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