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外地游客乘火车来汉,沿途满眼的菜地、渣土、垃圾和破墙,“最大县城”的印象就先入为主了。今年,武汉投入1亿元整治铁路周边环境。记者日前乘坐高铁发现沿线的菜地变成了绿地,渣土、垃圾不见踪影,破墙被粉刷成了白色,铁路周边环境整治初见成效。(长江商报9月8日)
花1个亿把武广高铁、京广等主要铁路干线沿线环境治理好,笔者认为对于象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作为一种长远眼光的投资,很值得。
铁路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一条条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给高铁途经的城市带来了新的商机。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铁路进入城市,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线路施工也会影响水土保持,客车还可能出现乘客沿线扔出生活垃圾,造成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发达国家也都存在,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做?武汉市不等不靠投入1亿元,整治武广高铁、京广等主要铁路干线沿线环境。分别采取了水渠改造、清理垃圾、平整土地、粉饰立面、土地绿化等措施,并组织人员定期乘坐高铁发现问题。整治之后菜地变成了绿地,渣土、垃圾不见踪影,破墙被粉刷成了白色。
“脏乱差”的现象不及时治理,对于火车上的旅客来说,只是一阵子,可对于铁路沿线的居民来说,很可能是“一辈子”,铁路周边环境好坏关系到民生。另外,如果以“脏乱差”的形象,呈现在南来北往的旅客面前,得不到好口碑,可能会导致旅客对城市形象的“打折”,从而错失很多商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化铁路沿线的城市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相信武汉市政府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才不惜花大价钱来摘掉“最大县城”的帽子。
如今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美化铁路沿线环境的重要性。铁路方面加强旅客列车垃圾集中收集,定点投放,防止白色污染,避免直排污染,并在铁路沿线见缝植绿,打造绿色通道;地方政府通过拆除破旧房屋、乱搭乱建,清运建筑、生活垃圾,对铁路沿线周边可视范围的建筑物进行粉刷以及空地大面积实施绿化。
卫生是城市的脸面,文明是城市的窗口,武汉市的这一做法,既兼顾了城市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又为铁路安全助了一臂之力,是一举多得,值得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城市借鉴。(小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