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拜读了《作风建设学习资料汇编》一书中,收录的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郑宗君同志撰写的《论形象》一文,由此也想说一说关于“形象”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吆!”这里所说的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内心世界,或者说是指一个人的身份,给别人心目中的一种印象。

但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人很不注意、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不屑于自己的身份,说话做事、言谈举止与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完全相悖,当官不像管,干事不成事,身在曹营不好好为曹营做事,不说曹营的好话,说穿了就是:“素质低劣、人渣子”。

说到这又引出了“素质”。笔者认为:一个人的“素质”,又决定着一个人的“形象”,好的素质,或者说劣素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平时一点一滴积垢成铁、积水成海。一个人的思想改造、世界观改造是伴随一生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

当今社会,人们议论最多的、最深恶痛绝之一的就是“贪腐”问题。贪腐可使一个国家或一个单位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掌握财富的少数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就会为少数人或小团体代言、谋利益,看看当今动荡不宁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大多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导致的。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树立一个国家或个人的形象,当务之急就是要以肃贪反腐为抓手,动真格的,净化社会环境。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谆谆教导我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今年以来,一批“老虎”纷纷落网,“苍蝇”被拍,显示了中央纪委的认真,彰显了党中央坚强的后盾,只要认真起来,谁都害怕。这样的动作都是在树立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

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错误地认为:一朝权在手,不捞白不捞,能贪白不贪,能捞能贪是能耐,而能捞、能贪的人也不是光自己捞贪,在自己捞贪的同时,也要打点好个别领导,把该堵的嘴堵了,该打通的路子打通了,一旦出了事好有人说情、袒护。所以,窝案都是这么来的。

分析以上这些人的心理,他们看到大环境都是这样,哪还顾得了小环境,有一种“从众心理”;另一种就是“侥幸心理”,想到自己做的事情,别人不会知道的。其实不然,有无数双隐形眼睛在盯着。只不过缺乏“包公”出来管一管。有了包公,就会对不注意形象、不讲形象的人有一种威慑力。

不论单位,还是个人,“形象”就是一张名片,形象不好何谈信誉和威信,何谈凝聚力和发力呢?好自为之为上策,不怕怎么严、何等的揪,而自己则能吃得下、睡得香,东窗没有密谋,就不怕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