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笔者听闻某单位召开了半年度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会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管辖的经营项目的收支情况、年初计划与目前实施状况、利润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汇报,可谓数据清晰,资金来源去向明白。可他们的汇报一结束,却被与会人员提了三点意见:一是汇报人有纸质资料,却没有在会前发给参会人员,以便核对数据和发现问题及时上会讨论解决。这样在会上念过后,给人的印象不深,有疑问也无从查处,未能让分析会真正成为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会议;二是汇报人提供的数据只有今年的,没有与往年同期对比的数据,看不出单位每年的业绩增长情况和工作实效,不能为单位的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只有在收入支出上的数据资料,没有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或未完成指标的原因分析资料,不能体现员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作为如何,起不到宏扬好的做法、针砭不适之举、改进工作方式的目的,同时也不能对相关经济活动起到有的放矢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该单位以后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如果都能按以上所述去召开,一定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为单位的科学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和渠道。在当今不断追求经济效益和安全并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安全分析会、经济活动分析会都是例行召开的,很多单位仍按老方式、套路去召开,甚至是内务人员直接编造完成。这种走走过场、以编写形式代替会议的方式不可取,它与召开分析会就是为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纠正并进行教育的实质相违背,会带给企业无穷隐患:一是未能从细节上消除隐患,容易将隐患积少成多,形成大的漏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二是未能经常性地开展反思和教育活动,放松了警惕性,容易助长不良风气的势头,削弱正能量的发挥;三是不能形成积跬步而至千里的管理效果。即抓好了经常性的工作,才能保证目标性任务的实现。所以,只有把“分析会”开好,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讨论研究寻找对策,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才能保证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