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历经三年鏖战,西藏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拉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作为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的成功通车,结束了藏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拉萨至日喀则全程只需3小时,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人民网)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八年来,有效保护了铁路沿线的高寒植被、湿地及江河源区水质,在“世界屋脊”上全力打造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绿色天路”。近日开通的拉日铁路是青藏铁路的延伸线,它在设计、建设、运营中成功吸取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的经验,可以称为是“绿色天路”的延伸。

青藏铁路在八年的运营中,令笔者惊奇的是工业革命之后的滚滚浓烟没有污染这篇土地,我们还可以在窗外看到奔跑的动物,看到绚烂的天空,看到我们生命的源头依然保持着纯洁与自然。这一切都归功于青藏铁路采用“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方法,大力实施“绿色天路”建设工程。在保护区实验区,建设者合理设计并增加了以桥代路和动物通道工程,使得保护区内部之间能够较好连通,确保了物种信息的交流。

在拉日铁路建设中,有很大一部分线路穿过湿地,其中年楚河湿地特大桥工程段是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繁衍及栖息地。为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者将严格的环保措施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在路基施工中进行表层植被移植、减少临时用地、原始腐殖土覆盖并播种高原植物,施工弃浆进行四级沉淀后再排放,弃渣则统一运到指定弃土场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系统。为减轻路基对湿地的侵占,年楚河特大桥被“延长”了800多米。为保护湿地原貌,建设者将3000多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及50多棵树木进行平移保护并回填栽种。

今天,青藏高原还是那个高不可攀的虚无缥缈,还是那个佛经传诵的高耸圣地,还是那个日光倾城的心灵净土,铁路带去的只有一个一个崇尚自然的朝圣者,还有外面新鲜的咨询以及丰富的土特产。

在新开的几条铁路中,我们可以看到青藏铁路这种理念的影子,在最小影响当地人生活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在不破坏当地环境的情况下铺下铁路,笔者相信,今后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会有越来越多的绿色铁路同我们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文/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