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文章,一张图看清内地36座“高铁新城”:多地已成“鬼城”,高铁开行让许多地方政府欣喜不已,但凡有高铁站点的地方,都在考虑周边土地的利用,导致的结果是盲目一拥而上的没有特色的新城建设,多处新城成鬼城。

文章写的很好,抛给我们的事实触目惊心,要想在新城变鬼城命题下破题,只有先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首先,新城建设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却没有想过建起后,会有什么用途,没有分析旅客的流向及交通运输等等方面的便利与否,头脑一发热就开始了城市建设,建起的高铁新城如同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像文章里段进先生说的,“台湾沿着高铁做了很多有特色的规划,比如某地农产品好而丰富,它就会做农产品交易会、批发市场,周边地区一起做整合发展,就发展起来了。”

高铁新城建设需要集聚城市规划者的智慧,不能一劳永逸的总以为高铁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许多时候,高铁新城应该与原有城市进行有序衔接,将地区特色融入新城建设中,孤单单的一个个高铁新城无法有序衔接成为供人们生产、生活及娱乐的城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何更方便、轻松的在城市里生活,成为了许多市民的选择,再华丽的宫殿,没有配套实施及相关产业的跟上,只能是“曲高和寡”。

千篇一律的喊着 “一年成名、三年成型、五年成城”、“一年成势、三年成型、八年成城”,口号的地方规划里,可以说,地方管理者就没有真正开动脑筋,只是一窝蜂似的进行着一个个大同小异新城的建设,也不管这里是风土佳,还是工业兴,大量白花花的银子就建成了这样一个个的“高铁新城”。

高铁瞬间即达的轻松愉悦其实给许多地方提供了发展先机,是利用高铁开发地方特色产业进行工业发展构思还是针对地方风土人情特点开发特色旅游业,都应该多思考多调研,不一定只能走高铁新城这样一条道才能让地方发达兴旺,高铁线路还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延伸,而高铁周边土地规划及新城建设,还是要多过过脑、多想一些可行性方案,才能走出高铁新城变鬼城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