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打电话吗?你是哪个单位的?”7月2日,湖南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在会议上发现一名参会者正对着手机讲话,径直从发言区走过来问道。这名干部不做声,彭国甫就将他请出会场,并取走其单位牌号交给相关部门处理。湖南经视新闻中,彭国甫表情严肃、行动迅速。(廉政瞭望8月14日)
开会时接打电话确实不是个高素质、有涵养的行为,最起码让讲话者觉得不被尊重,不被重视。有不少参会者也因为“屡教不改”被处分、被罚款,甚至丢了乌纱帽。因为这么一个不算事的事还真犯不上。
为什么会议纪律明令禁止的事,还有人屡撞枪口,被当了典型?细细分析,不外乎两点,一是目中无人,妄自尊大。不把领导的话,工作上的事当回事,长期以来就养成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说到底,这样的干部一点责任感都没有,目空一切,他从来不会认为别人讲话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甚至觉得人家讲话的水平,思想的高度,工作的能力都远远不如他,不值得他学习,他去认真听。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觉得会议的主题,讲话的内容和自己关系不大,认真去听岂不浪费时间,耽误正事,所以,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在下面鼓鼓捣捣,小动作不断。即使安静的时候,脑袋里也紧忙去想别的事了。
治理会风,必须先从根本下手,这也考量着会议的组织者,如果你仅仅会提要求,并不能说明你是个称职的领导,在你提要求的时候,也必须保证人家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把要求有效落实到位。针对“会风”的治理,首先,要提高会议的质量,必须主题鲜明,该开的会开,不该开的会一定不要开。该参加的人员必须参加,不该参加的一定不要参加。会议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发言的顺序要提前安排好,发言的必须做出明确的限制,废话套话以及与主题无关的话一律不准讲。其次,会议安排要紧凑,多为与会人员的行程、路线着想,方便他们参会以及路程设置。再次,请假制度要严格。真有事情可以请假,但是要保证会议内容的传达和落实。
会议上不准接打手机,不仅是对参会者的一个要求,更是检验会务组织的一项指标。治理“会风”必须“双管齐下”才能奏效。否则,即使喊破喉咙也会不断有“胆子大”的去往枪口上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