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我是保家卫国的侦察兵;和平时期,我是铁路守卫安全红线的‘哨兵’。”包头西站货检车间货检员潘文生常常跟工友这样调侃自己。
说起退伍老兵潘文生,那可是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的人物,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潘。1985年入伍成为一名老山侦察兵,于86至88年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87年火线入党,还曾荣获集体二等功、个人三等功。而如今,他已经在包头西站货检员的岗位上工作8年了。
多年的货检工作让老潘深深体会到货物装载加固检查的重要性和安全责任。他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警示牌,保持安全警钟常鸣,用安全永恒的主题思想去促使自己干好本职工作。他常告诫自己:我的工作就是要确保每一辆途经西站的货车都一路平安,决不能让任何安全隐患从我手中逃过!因此,在工作中,老潘时刻要求自己要做到四点——知、早、勤、精。知,作业前要认真核对编组,对车辆情况、危险源要心知肚明;早,接到计划早出场、早检查,发现问题早报告、早解决;勤,勤走、勤看、勤动脑、勤动手;精,作业要精益求精,不仅要对车辆的装载状态进行检查,还要把其他危害行车安全的因素进行排除。
正是凭着这样的安全意识和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他每班12小时要在场子里迂回走上20多公里的路程去兑现15列760辆车的装载加固检查任务,赶上超偏载、车门窗、盖阀关闭、篷布及篷布绳索苫盖捆绑、施封和危险货物运输等方面的隐患问题,往往要拖着部队服役时双腿遗留下的风湿骨痛跑上好几个来回去处理故障,处理一个故障,身上的衣服就要湿透一次。慢慢地,老潘在同事中享有了“安全突击员”的美誉,还先后多次被评为车站、路局先进工作者以及优秀党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荣誉,老潘也并没有自我满足,秉承“检一辆车,保一路平安”的理念刻苦钻研《货物装载加固规则》、《货检手持机操作》等规章,主动请教老师傅探讨事故案例,在反复思考、琢磨、实践中,将作业标准、检车流程编制成顺口溜卡片,与班组职工齐学同练共分享,总结提炼出“望、闻、问、探”四字工作法:“望”就是观察货物装载状态,有无倾斜外涨;“闻”就是闻有无诸如液化气泄露所产生的气味;“问”就是询问押运员押运情况,了解货物在运行时的一些情况,由此判断货物状态是否正常;“探”就是用手拽一拽篷布绳索或加固铁线有无松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肩负‘安全哨兵’的神圣使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踏实工作。”这就是老潘的工作写照。(王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