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服务,尤其是客运系统服务过程中,旅客数量众多,加上各地的地域文化差异,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毕竟铁路职工做的再好也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要想做好服务工作,让旅客来的高兴,走的顺心,就需要铁路职工再多一些主动和宽容。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几个例子:一名旅客带着一个超高无票的孩子进站,检票员热情地问:“孩子几岁了?长这么高,真神气。”“7岁。”旅客高兴地回答。“才7岁?真看不出来。这孩子都够买票的高度了呢。”旅客听后赶紧为孩子补了票,并连夸检票员态度好。
当列车员面对这种情况,没有选择直接要求乘客补票,而采用的的是委婉的提醒,避免可能出现的尴尬、对立甚至是矛盾激化。
同样,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一路上,孩子不停地吃零食,鸡蛋皮、包装纸、果皮屑随手扔了一地,而这位父亲却从未制止,该车厢的女列车员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清扫。快到终点站时,这位列车员又来清扫垃圾了,她一边扫一边和蔼地对孩子说:“宝贝儿,你真可爱,记得长大以后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做个好孩子。”孩子的父亲说:“孩子太小,听不懂。”女列车员微笑着对父亲说:“没关系,我的孩子就常听我这样唠叨……。”年轻的父亲脸涨得通红,连忙去抢列车员手里的笤帚,列车员说:“我扫吧。文明行为也得从娃娃抓起!您说呢?”
列车员几句话不仅指出了不文明行为,而且巧妙地提醒了年轻的父亲应尽的教育义务,令人印象深刻。年轻的父亲在没有人认识的环境中,更应该在孩子面前做一个爱护环境卫生的道德模范,毕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如今铁路改革的大前提下,铁路必然会以更优质的服务来稳固市场地位,而对于铁路职工来说,主动和宽容不仅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能让乘客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如此,工作开展起来反而容易许多。(周升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