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来临之际,一方面伴随着今年铁路总公司7.1调图实行后,越来越多的高铁驶向全国各地;另一方面联合航空公司转为首家低成本公司,高铁与民航的“较量”已是越演越烈。
具体出行选择哪一种方式,笔者认为,首先在运行质量上,高铁可全天侯,按时刻表运营,受自然条件小,连续性强;而飞机则易受天气影响,航班准点率难以提高,为出行带来诸多不变。
其二,火车站一般距离市中心较近,旅客所抵达火车站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相对较低,而机场通畅建在郊区,旅客为了及时到达机场,往往会提前出门,并且花费时间、费用也都有提高。
其三,高铁票价不会因为客流淡旺季的变化而变化,稳定的票价让旅客更加放心。
其四,高铁车次较多。
但是飞机有一个对有的人来说可以忽略以上高铁种种好处的优点,就是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赶往目的地,航线不受地形限制,可覆盖全球。
在笔者看来,出行到底选哪个没有说谁比谁好,主要看个人的变化,如果有重要的事并且路途较远就选飞机,想观看沿路风景路途较近的就选高铁。拿旅游来说,中短途(200KM-1000KM)内的可以选高铁,远程(1000KM以上的)可以选择飞机出行。
伴随着高铁覆盖面越来越广,民航公司已是“沉不住气”,对于高铁的客源竞争,民航部门在降低票价的同时,开始在服务品质上使力。其中为了提高飞机正点率,各航空公司将在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各留一架备用飞机,力度之大,堪称空前。此外,还有晚到的旅客将被贴上“急客”标签,由专人引导迅速登记。
如今民航主动打出品质牌,与高铁“一决高下”,这是非常有利于将双方的竞争引向良心循环的,这对民航,高铁以及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近几年,民航与高铁两种截然不同的运输体系之所以会有“交叉点”,是因为市场发展所需求的。从国外的类似经验来看,民航与高铁只有相互合作运输,市场效果才最完美,虽然现在还没有合作运输,但是,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高铁与民航会发展成互相合作,互相竞争的关系,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宋冰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