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话题,大刀阔斧搞改革的中国铁路,也一直在殚精竭虑的搞改革,并且力度前所未有,在首次推出货改细化措施后,第一次拿票价做文章,实行弹性票价,包括出身名门的高铁也没能幸免,全部纳入打折票价行列,务实的举措换来的就是不断攀高的上座率,还有源源不断的货源。昔日的铁老大用真诚迈出属于自己围城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沪昆高铁长沙段施工现场,再延伸到6月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的济青高铁,从来不缺乏热议的中国高铁再次被关注着。
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高速路网正在国内急速的拓展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把多方筹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注定是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难得的第二春天,国务院总理倾情打造的高铁外交牌让世界更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造高铁。墙里开花墙外香,不仅西方世界力挺中国高铁,国内各大城市之间此起彼伏的高铁兴建热,无疑都在力挺着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铁路。其实,高铁改变的又岂止是单一的时间,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理念,素质和民族凝聚力都在潜移默化中迅速提升。(杨天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