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原来的“和谐号”动车组将陆续更名,记者从郑州铁路部门证实,郑州铁路局已经放开动车组冠名。郑州到杭州的一对列车,一年的冠名费用是420万元。(7月14日东方今报)

可能有网友不免质疑,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将广告植入列车,会不会自损长期以来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这样做合适吗?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迎合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有效之举,不仅合适,而且亟待推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行业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招数,拓展产品市场化的渠道,目的就是打开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在这其中,广告的商业运作日臻成熟,当你在商场购物、在互联网上畅游、甚至看电视节目,各种商业广告随时会映入你的眼球。虽然广告林立,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你的愉快购物,也没影响到你畅游网络,更没影响你对某个节目的喜爱。

为企业冠名,强强联合不乏实例,2012年下半年,由某地方台倾力打造的一档娱乐性节目“中国好声音”闪亮登陆,引起无数fans屏前幕后评论热议,在“中国好声音”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为节目独家冠名的“加多宝”凉茶被人们所熟知。有数据显示,2013年‍加多宝一跃攀升至全国灌装饮料第一名,成为‍凉茶饮料领域的龙头老大,商业利润无以数计。

“中国好声音”和“加多宝”称得上是商业合作中的成功典范,产品打造节目,节目推广产品,这种互利双赢的局面让每一方都赚得个盆满钵满。

这次,企业选中铁路动车为其冠名,其实质就是企业看中了铁路的综合实力,优质的客货运服务、便利快捷的运营方式,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些都是企业向铁路抛出橄榄枝的原因。反之,铁路若想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胜出,更是要彻底改变服务理念的死角,以更好的形象吸引企业的“慧眼”。

在车体上打出个“联通号”“丰都号”,报站时插播几条产品广告,在确保不影响旅客正常乘车购票的同时,还能在旅途给旅客带来一点小小的调剂,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和谐”。

笔者相信,只要铁路部门继续秉承优质的服务理念不放松,通过有效履行合法手续,公开、公正的阳光招标为强企冠名,一定会为其带来巨大的丰厚效益,以效益回馈社会,出行旅客也必将从中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