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载有44个集装箱的列车从清远到达珠海港高栏火车站,将在装船后发往福建泉州。这是自2012年底广珠铁路开通以来,珠海首次通过“海铁联运”的模式,将货物经高栏港转运至国内其他地方。(南方都市报)

由于珠海港周边分布有广州、深圳等港口,在激烈竞争下,即使2012年12月底广珠铁路通车,珠海港的货物吞吐量的增加仍然相当缓慢。当下,被国家定位为全国沿海主枢纽港的珠海港,祭出“海铁联运”的招式与其他港口竞争,通过广珠铁路深入西江沿岸乃至内陆各地,将为珠海港迎来发展新契机。

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一边是运量最大的海上巨无霸,一边是运距长、运价低的陆上巨龙,两种运输方式的结合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宠儿,已成为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之一。当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缩小其与沿海城市差距的基本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内陆巨大的物流市场和沿海港口优势结合,以最佳条件确定“出海口”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此种形势下,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显然是货物出海的最佳选择。

对各类进出口企业而言,海铁联运可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海铁联运打通了内陆到沿海搭船出海的快捷通道,实现的是运输方式的转变,即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节约了运输费用。同时海铁联运还实行了异地报关、简化手续等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运输时间,可为进出口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港口而言,海铁联运的发展,可以增加了港口的货源和吞吐量。虽然沿海地区都有着相对较发达的公路网络,但因公路运输运载量小,运输成本偏高等条件限制,很难为港口提供强大的货源,容易导致港口出现“吃不饱”的状态,使得港口发展大大的受到制约。而海铁联运却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海铁联运不但可以使港口经济腹地覆盖面更广、辐射范围更大,吸引到更多货源,增加港口吞吐量,还可以为内陆地区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绿色物流通道,这对于加强港口于内地的沟通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对铁路而言,海铁联运可能成为铁路货运改革的又一突破口。当下铁路货运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坚定地向前推进,而笔者认为铁路实行货运改革的直接目的便是实现货运量的提升。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当下远途货物运输发展的趋势,在陆地上,铁路集装箱运输相比于公路有着巨大的优势,无论是运量还是运价,都是公路运输所不可比拟的。实行海铁联运,有了便捷的出海通道,铁路集装箱运输量必然会“更上一层楼”,这也可成为铁路货改的又一突破口。

港口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殊不知遍布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众多城市中的大部分也是从运河边一个个小港口发展起来的。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市场,是一举多得的举措,不但是对企业,港口,铁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还可以完善沿海城市的发展资源,对沿海地区开发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