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杭州至黄山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等14个铁路项目集中破土动工,总里程达3712公里,投资规模3273亿元,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2014-07-11 中国日报网h ttp://jt.chinadaily.com.cn/tl/8792.htm l )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出访外国,总是大力推销中国高铁,被称为“中国高铁推销员”。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到地方政府的热烈欢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铁路建设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有关专业人士认为,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铁路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具有对增加国民生产产值、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铁路工程不仅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消费钢材、水泥等建材,直接带来全国GDP增幅提高的拉动效应,还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需求,带动新材料和信息产业的研发。

另外,铁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运输费用降低、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等由铁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而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后劲”对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可以说铁路发展靠前,全国受益。

今年这些集中开工的项目,不仅有旅游的线路、公路铁路合建桥梁、煤炭外运通道、口岸运输、客运专线,还有粤西地区铁路建成后将结束沿线6个县市区不通快速铁路的历史。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不仅可以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带来大量的农副产品、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百姓的收入增加,政府的税收增长等等,还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帮助千百万人摆脱贫困。

有专家表示,经济要上涨啊,唯有铁路能带动起来。铁路建设尤其是通过交通运输体系的改进,带动全国产业优化布局和升级,让内地广大地区能够更深入地分享东部工业化的成果,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对于推动中西部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及社会和谐均有现实意义。所以,铁路沿线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对铁路的修建表现出极大地热忱和欢迎。

今年4月底,国务院组织召开各地加快铁路建设座谈会,将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从年初的6300亿元调高至8000亿元以上,新建项目从原先的44个增加至64个。6月底,“铁总”又密集开工了14个项目,投资达3000多亿元的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不仅使铁路基建热火朝天,也必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张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