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车皮,斑驳的车门把手,可以打开的车窗,不分割位子的座椅,标志性的“呜呜”声——绿皮火车,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将曾带我们走过了多少路程!对你而言,也许那很难称之为一段舒畅的旅程,但它却难以复制,也无法被删除。在人民心中,它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一起成长起来的独特回忆。
它曾寄托着祖辈的希望——在那个物质贫乏、交通落后的年代里,“绿皮火车”几乎是中国人唯一的远行工具。它曾载着我们的祖辈和他们满腔的热血踏上建设祖国的征程——上山下乡、守卫边疆、开拓荒芜......在工厂、在田野、在军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不尽的汗水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的新面貌。远行的列车上,理想闪着耀眼的光芒,希望的火光伴随这绿色的车厢被带到更远的地方!
它曾承载着父辈的艰辛——不知多少次,我们的父辈扛着沉重的行李箱走列车拥挤的走廊;不知多少次,离别的背景总是拿深绿色的长长的车厢;不知多少次,那“呜呜”的鸣笛声带着父辈们对故乡、亲人的无限眷恋奔波于千里之外.......于是,长长的铁轨上从此承载上了父辈的艰辛,一头是等待,一头是梦想!
它曾是我们这一代永不磨灭的记忆——你一定记得第一次被父亲带上火车的惊喜和好奇;你一定记得第一次远行时,在慢悠悠的行车中看到的窗外纷飞的杨花;你一定记得拮据的学生时代从窗户爬进车厢时闻到的浑浊的烟草味......也许当时你曾抱怨这闷热的车厢、浑浊的空气、落后的设备,但是如今想想,绿皮车曾在我们青春的记忆里记录下了多少悲欢离合。
但是历史的车轮是不停歇的,“绿皮车”终究要消失在发展进步的进程中。
2014年7月2日,温州到郑州的K1238“绿皮车”拖动着一列超员车厢,最后一次亲吻了那条相伴了半个世纪的铁道,最后一次穿过南北的俊山秀水、城市和村落的烟火人家,从千里之外摇晃而来,结束了它最后的历史使命,也标志着中国铁路跨局运行正式结束了“绿皮车”时代。
在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一天,它获得了此生不曾有的注目——媒体上、网络上、个人交际软件上......关于“绿皮车”的回忆充斥着耳目。速度慢、卫生差、车小人挤、夏热冬冷......所有曾经的抱怨,此刻都变成了集体的还念和缅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绿皮火车“已经远去,但是铁路工作人员对乘客的优质服务将永远不停。(常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