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通号”动车成为了网络新话题,引来不少网友围观和热议。据了解,该趟动车是南昌 铁路 局D6405次动车组列车 ,是中国联通福建省分公司所冠名。

在我们想法里,动车组就应该被叫做“和谐号”,对于“中国联通号”,想必每个乘客都感到稀奇,有的网友甚至怀疑动车组和中国联通是不是有内幕。其实动车组冠名并不是第一次,在这之前就有过冠名的动车,“衡水湖号”北京西至衡水Y501/2次、“西柏坡号”邯郸至承德Y512/3次、“正定号”石家庄北至张家口南Y515/6次等4趟 旅游 品牌列车;无独有偶,一些铁路局也推出了诸如“井冈山号”、“敦煌号”、“丰都号”等与当地政府合作,为了扩大城市宣传度的品牌旅游列车。民众之所以感到惊讶,是因为动车组冠名在目前还不多。

看到铁路部门开放冠名权的新动作,笔者认为能够接受,这不正是铁路大胆迈入市场化的行为吗?无可厚非。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职业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队、综艺电视节目甚至连央视都可以进行冠名,动车为何不可?

换个角度看,动车组“被冠名”后,企业能达到宣传的目的,铁路能实现可观的收益,这是互利共赢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我们乘车的人来说,获得的或许是一个 旅游 城市悠久的历史、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某个产品神奇的功效……其实,只要我们的旅程没打折扣,享受到的服务一样高效优质,“冠名”这样的小改变一点都无伤大雅。

至于有人提出冠名的利益能否分一杯羹给老百姓,在企业赚钱和公益之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铁路总公司会拿捏好的,更何况还有相关部门、舆论和公众的多重监督,我们何必如此急吼吼地沉不住气呢 “铁老大”向市场开放列车冠名权,是铁路加快融入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铁路企业会在改革中拓宽思路把服务做的更好,其双赢的红利会让更多人受惠。(通讯员:季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