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开通的上海经重庆最终驶抵成都的D2206次朝发夕至动车组列车,运营一周以来上座率异常火爆,天天满员。上海铁路部门表示,如果客流持续汹涌,将努力组织运力、加开车次、优化时刻。  7月8日新华网四川频道

今年铁路七一调图消息一出来,在网上亦是引起了很大的热议。此次调图全路范围内共增加旅客列车60.5对,增开动车组列车53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网友认为铁路的运力是有限的,动车组列车所占比例的增加,就等于变相的减少了普通列车的车次。随着铁路的全面提速,绿皮车也正在逐渐的被取代,有人认为铁路的这个做法侵害了一部分低收入者的利益,使得旅客“被动车”、“被高铁”。

然而事实却是另一个景象,从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运营起到现在,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期间动车高铁票一票难求。今年春运期间黄牛更是想出“两头票”来忽悠未能买到票的旅客进站上车从中谋取暴利,高铁票的热门可想而知。七一调图到现在短短十日时间,新增的上海虹桥至成都的D2206次动车也如此得人心,天天满员。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笔者到12306网站发现,上海至成都方向一天共有7趟列车,2趟动车,5趟普快。动车朝发夕至,全程耗时15.18小时,普快则需要29至39小时之间不等。动车二等座票价602.5元,普快的硬座最便宜的只要254.5元,卧铺440.5元。票价相差较大。从余票信息来看,近两日,动车票几乎售完,而普快仍有硬座票出售。云贵川地区位于中国内地,经济欠发达,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并没有因为动车与普快票价的差异而造成上座率的悬殊,反而是动车更受人们的青睐。事实胜于雄辩,民众的选择才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方向标。此番景象让部分网友的“被高铁”言论不攻自破。

动车组列车出行的优势显而易见,干净整洁,方便舒适。给旅客提供了一个温馨的乘车环境。同时远距离运输朝发夕至,缩短了乘车时间,减少了旅途的困顿。我们不难发现一趟列车的上座率如何,因时因地因人需求不同而异,票价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事实证明了那些抨击铁路现在大规模发展高铁只求赚钱完全不考虑一部分社会底层人民的需求完全是个人片面的想法。笔者不敢说此次调图完全的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此次新增高铁进一步发觉社会需求,远距离运输人们或许更倾向与朝发夕至的动车高铁。通过相关线路高铁的增加实现列车时刻的优化,最大化的发挥铁路运力,尽可能的消除铁路票额虚糜,以此在淡季提高上座率,在旺季缓解旅客一票难求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铁的修建,给沿线城市发展带来商机,有效的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率,给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铁路的发展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该因为照顾极个别人而停止脚步。作为一名中国民众,我们该以公正的眼光,客观的评价其改革的利与弊。唯有如此,才能让铁路在市场化竞争中走的更稳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