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将再一次调整运行图。这是自2007年以来铁路最大幅度的一次调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成为“主力军”。( 扬子晚报 2014年6月30日)
自2014年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增开旅客列车60.5对,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53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
本次调图是自2007年以来列车运行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优化,京沪、京广、京哈高铁,石太客专,以及杭深等干线运输能力得到扩充。其中,京沪高铁最繁忙区段开行动车组列车101对,京广高铁最繁忙区段开行动车组列车100对。来往于成渝地区至上海、杭州、南京、厦门、福州、武汉等方向的乘客坐上动车组列车,最长压缩时间超过26小时。客运专线普遍实行日常、周末、高峰三种运行图,运输能力安排更加科学,列车开行方案更加适应旅客出行。
增开动车组列车的同时,铁路“老产品”普速旅客列车品质也将得到提升。实行新的运行图后,部分普通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进一步提升。如杭州至哈尔滨1470/1,1472/69次改为特快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压缩16小时59分。部分普速旅客列车改为空调列车,旅客乘车环境得到改善。
从一系列的数据可以看出,此次铁路调图显现出了铁路作为一个大型国有垄断巨头在追求现代化和高效化改革上的野心。我们可以看到,调图计划的增开项目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客运需求较大的干线,同时动车车组在整个新增列车次中的比重大大增高,将其独有的运营能力和高质品牌效益发挥得淋漓尽致。此举犹如在铁路最重要的市场向最重要的客源打了一剂强心针,使人们对未来铁路发展的远景充满期待和希望。
过去的铁路,过分强调大局和平均,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在很多需求并不旺盛的地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又显得僧多粥少,力不从心。如今,铁路拿出了一张足够宏伟的蓝图,力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化,有效减少因行政指令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走出了一条中国铁路事业强劲的发展道路。这对于广大旅客和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次互惠双赢。
真正进入市场,学会经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本质要求。我们应当向铁路的多元化变革投去支持的目光,为它一次次的改变加油鼓劲。只有这样,明天的铁路,才会成为今天我们期待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