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哈尔滨共有13趟K、T、Z、D列车在运行,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旅客到“冰城”哈尔滨消暑避夏的需求。从7月5日至9月1日逢双休日和周一,从北京会增开一趟半夜两点左右始发的G2581次列车,到达哈尔滨的时间是上午。

高铁以方便、快捷而为广大旅客所逐渐接受,这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百姓的收入不断攀升,对以前觉得相对高的票价现在已经觉得不以为然。高铁主要在白昼运行,短途旅客当然是可行的,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方便进行自己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工作生活。从七月一日开行的成都到上海的高铁也是白天开行,从早上开车,经过一天的长途奔袭,到达上海虹桥站已是晚上深夜时分。比之一般的旅客快车快了将近二十小时左右,这样的运行时间安排,当然这样利于沿途旅客的上下车。但对于从起点到终点的旅客,觉得白天的时间全都花费在路途上,似乎有点不划算。笔者在四川的同学转发开行高铁好消息的同时,加了一点意见:刚开始新鲜,可以看路途上的风景,时间长了还是愿意将路途上的时间放在晚上。像以前开行的夕发朝至的普速列车一样打发时间,睡了一觉就到目的地了,还省了旅馆费,岂不更美。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铁都在白天运行,而晚上则留给铁路工作人员对线路和列车进行维护检修。短途旅行这样当然更好,对于路途较远的高铁旅行,是否可以考虑开行一些晚上运行的高铁,来满足一些习惯乘坐火车夕发朝至的旅客的需求。铁路的优势就是宽敞舒适,但长途旅行速度方面还是逊于航空,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带给更加适合旅客需要的运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