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零时起进行新一次铁路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占一半以上。这无疑标志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同时,也随之而来了些“高”的现象,速度变“高”了,票价也“高”了。便开始有人开始为低收入人员打抱不平,认为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额的票价就意味着铁路抛弃了低收入者。开始为高端人士服务了,可实事上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假如把铁路交给私企去经营;那会是个什么情况?在春运农民工返乡的时候,私企会不会加开专列、保持票价,而不是在这个时候涨价。在自身负债的背景下,在不增加火车票的价格的条件下,还在建造速度更快的铁路。面对这些问题,我相信,他们是不会纳入考虑范围的,他们只会以盈利为目的。还有,在2008南方雪灾,如果那时的铁路在私企的手上,他们会组织列车送务工人员回家吗?可能,他们遇到这种问题时,自身就已经瘫痪了吧。
大家再想想,花好几个亿建设的高铁,还有高铁司机、高铁列车员的费用,区区卖几张火车票就能支撑了吗?况且,发展高铁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也国家发展强大的标志。国家发展好了,还存在对火车票发愁的低收入人员吗?(马秉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