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1日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部分路局的绿皮车将进入历史,旅客想要体验绿皮车之行,也许只能在某些铁路主题旅游线路和铁路博物馆中才能如愿了。(7月1日新华网)

  绿皮车作为见证和伴随着中国铁路发展的旅客列车,也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以低廉的价格被民众广为热爱和推崇。而随着2014年6月30日,郑州铁路局最后一趟图定绿皮车:2194次的谢幕“绝唱”,为跨局绿皮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随着铁路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皮车因其速度慢、乘坐环境欠佳而逐渐被社会淘汰,“空调”车已作为当前铁路运输的主力,在过去的日子里正一步步替代着绿皮车的存在,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中,“伴随”着大家的出行。相较于绿皮车,从空调“红皮车”到高铁动车,其速度与乘车舒适度均有显著提升,也更能满足当代民众的出行要求和社会运力需要,更是有效缓解了绿皮车时代人满为患、人挤人、人贴人的窘境。

  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家出行更多追求的是旅途的舒适和快捷。因为旅游出行的人们,希望列车能更快的把他们带往心灵向往的旅游胜地;回家探亲的人们,希望列车能带他们快速回到心爱的人身边,感受家的别样温暖;而作为商旅出差人士,希望列车带给他们快捷与舒适的休息,以便下车就能投入到紧张激烈的商务谈判中。这以上的种种,都不是绿皮车能够带给他们的了,这就意味着随着社会的进步,绿皮车已成为了“夕阳”列车,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刻。

  绿皮车是值得民众怀念的车,也是过去铁路的象征,它更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为民众的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社会终究在进步,我们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车来车往”,新旧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