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北京青年报上刊载了一则消息,说的是国家铁路局近日发布了7月1日将实施的《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今后监督抽查铁路产品质量情况将定期向社会公布。不合格的铁路产品不再盖着遮羞布。

刚看到这则消息时笔者还有点不敢相信,一直挂着固执、死板、垄断等等负面标签的铁老大,怎么也开始了公布行动了!似乎是意料之外,不过想想也是情理之中,在现在各地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不同程度的进行公开、公示行动的潮流下,就算是铁老大,也开始受到了影响吧。

一直以来,人们对铁路的材料采购都是毫不知情的,因为未知,所以有了遐想的余地,而国有企业给人的影响往往都是比较负面的,所以一说起铁路的材料采购,大家想到的往往都是虚假价格、回扣、油水丰厚等等腐败名词,特别是2012年爆出的高铁列车卫生间材料采购价,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一个马桶9万元,最后组合成总价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无论是单价还是总价都令人咋舌,消息一经报道,马上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愤慨,大家纷纷转载、评论,于是铁路那本就不好的名声上又多了一个腐败的光环,人们纷纷问道,为什么会有如此离谱的采购价格?难道他们的产品是黄金白银做的吗?其实原因大伙都明白,还是由于监管不力,被那些腐败分子借机捞钱了吧。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公平、公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看上去有着重重黑幕的政府和国企的采购、开支等等项目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目标,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人民群众的呼吁下,全国各地政府和国企都开始了公布行动,将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项目公之于众,将监管的权利交到人民的手上,形成一股让人欣喜的潮流,而在今天,我们欣慰的看到,一直被视为腐败的代名词的铁路部门,也开始了自己的公布行动,虽然公布的只是产品质量,但这一步的走出,代表着寒冰的破除,代表着遮羞布的掀起,更代表着铁路部门勇于改变,敢于接受人民监督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