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孔庄铁路人

“爷爷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小女孩指着窗外,用稚嫩的童音好奇地问身旁的老人家。

“那是铁路工人,他们在修铁路呢。”老人家微笑着回答。

“天这么热,我坐车里喝饮料还热,他们为什么不怕热?”小女孩眨着灵动的大眼睛,不解地问道。……

小女孩充满童趣的问话,招来了附近乘客一片善意的笑声。火车里难耐的燥热似乎也被笑声冲淡了。

6月17日中午,新乡开往长治北的6908次客车在太焦线上逶迤前行。一路上青山绿水,景色宜人。车厢里,一个5、6岁的小女孩好奇地盯着窗外,任何的景色对她而言都很新奇。另一条铁道线旁边,几个头戴草帽、身穿黄马褂,顶着骄阳、汗流浃背干活的人,引起了小女孩的好奇。那一件件被汗打湿后的黄马褂,紧贴在弯起的脊背上,中间的反光条分外晃眼。

车速已经放缓,慢慢停靠在孔庄车站。

“爷爷快看,大兵哥哥。”站台上,一名身穿铁路制服,手拿红黄信号旗的工作人员,正笔直站在岗亭下。那标准的接车手势和站姿,的确,军人范十足!接车员背后,石砌的高墙上有一条醒目的大标语,上写着“安全优质、兴路强国”八个大字。风吹过,标语飒飒作响,仿佛与接车员遥相呼应。

此情此景,小女孩无心的童真语言,似乎让近年来备受网民横批和大众指责的铁路人形象,在很多乘客心中或多或少有了改变。车厢里静了。

孔庄,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这个名不起眼的小站。它坐落在太行山深处、豫晋交界的太焦线上,是郑州铁路局管内唯一不通公路的四等小站,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每天只有6908次这一列慢车通过,条件很是艰苦。但这个小站的54名干部职工,却没有丝毫怨言,背靠大山以苦为乐,合力保得辖区内这段可谓是最复杂线路的60年安全畅通无事故。他们用默默的奉献、钢铁的意志、骄人的成绩,诠释了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崇高内涵。

不可否认,现实中和网上,有很多事例与之成鲜明对比,铁路服务还有相当多不足之处。但今天孔庄的一时感怀,让我知道:铁路的责任与担当,铁路职工背后的坚守和奉献,是不可抹去的!铁路的服务也一直在不断改进之中,不足之处不代表全部。现在人大多浮躁,包括我在内,很喜欢人云亦云,用表象去否定本质。但今天,孔庄的这些铁路人,用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负责的工作精神,让我明白了他们骨子里面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