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11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增开旅客列车60.5对,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53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6月11日新华社)腾讯网上一则“7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动车组列车超一半”的新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叫好之声,同时也不乏质疑之声,7.1调图,到底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为?理性分析中国改革发展的背景和铁路的新举措,“7.1调图,动车组列车超一半”,是铁路顺应市场发展的举措。此次调图后,旅客列车品质得以提升,开行方案得以优化。新图实施后,部分普速旅客列车改为空调列车,旅客乘车环境得到改善。在主要干线、最繁忙区段增开了动车组列车,京沪高铁开行101对,京广高铁开行100对,首次开行了成渝地区去往上海、杭州、南京、厦门、福州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其中成都至福州间最短运行时间缩短了26小时14分。在这个讲究“速”的时代,速度也就意味着效率。 7.1调图的实施,提升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出行效率,给旅客带来了利好消息,大大缩减了旅客消耗在旅途上时间,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乘车环境,让旅途不再枯燥,甚至会成为一种享受。高铁也是铁路顺应市场规律,在运输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产物。如今,动车组列车已成为一种寻常的交通工具,旅客们在享受动车组列车安全、高速、快捷的同时,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列车票价相对较高。众所周知,铁路普通列车票价十多年基本没有调整,仍维持上世纪90年代水平,十多年来,经济在增长,物价在增长,唯一不变的是铁路票价,铁路运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铁路承担了更多的公益性质。随着公众呼唤铁路走向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铁路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铁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定价。高铁在建设过程中,运营成本高。为了降低社会成本,又增加了铁路的建设成本,如:为了节约土地,选择以桥代路;为了减少噪音对周边的影响、对旅客的影响,采取了减震、降噪措施;为了适应沿线城市发展需要,尽量绕行等,这些都增加了高铁的建造成本。高铁的定价,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体现。商品的定价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其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高铁为老百姓提供了高品质、差异化的旅行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运输服务,更重要的是,高铁大大节省了旅客的时间,在当今这个时间就是效益的时代,选择高铁出行,无疑会给旅客带来高于票价的服务和效率。如今,高铁也已经成为很多人出行的主要方式,与民航、公路这些运输方式相比,高铁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陆地飞行器”的高铁,其速度、服务质量完全可以和民航相媲美。据说,在节假日期间,一些线路的高铁经常“一票难求”。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其出生到发展,都有一个公众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质疑有争论、你来我往都是正常的,只有互动,才会更加有生命力,才会更加完善和发展。高铁,是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也是为国人服务的重要交通更工具,尤其在当前治霾呼声高涨的时期,选择高铁出行也是环保的体现。因此,“7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动车组列车超一半”既是铁路走向市场的体现,也是铁路顺应市场规律,不断进步的体现。(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