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受自然灾害影响,部分旅客列车、高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晚点,给部分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于是乎在网上谩骂铁路不作为,表达不满,同时也出现了对铁路线路质量质疑的声音。

长期以来,无论是民航还是铁路,由于种种原因,总是会出现航班或者列车晚点的现象。但是一些乘客却总是无法正确对待晚点现象,甚至出现极端态度。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造成列车晚点的原因呢?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火车在陆地上奔驰,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理和气候的影响,一些列车晚点现象有其客观原因。而且铁路部门一直重视列车晚点问题,通过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调度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列车晚点率。

旅客不会知道,暴雨警报一出,应急预案一启动,铁路工作人员就得全部取消休假,第一时间赶到候车室、受灾现场救援。就近期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导致遭遇泥石流掩埋线路而言,铁路工作人员为了抢修线路,冒着狂风暴雨,清除泥石流,不顾自身安全只为尽快抢修好线路。再回想每年冬天的除冰扫雪,多少铁路工作人员在零下几度,几十度的气候下,为我们平安快捷出行铺平道路。

不仅如此,铁路部门在列车晚点后积极作为的态度也是值得称赞的。铁路部门有相关规定,只有列车晚点2小时以上,立即采取列车晚点应急预案。要求列车工作人员加大对车厢的巡视力度,列车长代表铁路部门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安抚旅客情绪,并保证旅客不断水,不断餐。如遇断道等特殊情况,铁路部门还加强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帮助旅客换乘其他车次到达目的地或办理退票手续。可以说,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铁路部门都在努力降低列车的晚点率,并积极应对晚点情况,为乘客创造一个方便快捷的出行环境。

身不在其位,不知其苦楚。也许只有当切身体会到铁路系统的难处时,人民群众才会从自己的角度站出来,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无尽的骂声与指责。没有理解,就没有更好的沟通,问题也就得不到更好的解决。

所以请我们的旅客宽容对待每一次的晚点,因为你每一次的平安出行都凝聚着铁路人辛勤的劳动。对待晚点,请广大乘客理性务实地看待,以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以极端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铁路工作人员的不容易,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共同建立平安和谐快捷的乘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