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张图片:两名空姐跪在一张供桌前,双手合十,虔诚下拜;再看供桌上摆着的,既非神仙,亦不是遗像,而是大大的“正点”二字。

乍看不禁莞尔,既而陷入沉思。笔者不禁联想到近期广东暴雨成灾,各种交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飞机取消航班、火车晚点停运、公交中途熄火,种种情况都给我们出行带来了这样那样的不便。有意思的是,飞机航班取消,旅客表示理解;巴士熄火,人们直接下车步行;可偏偏铁路晚点,旅客就开始怨声载道了。晚点的消息刚一出来,这边有人急着拍照发微博指责,那边有人忙着找问讯处投诉,网络上更是一片骂声,说下点雨就晚点,什么设备质量!我们眼中呈现的是一张张焦急的面孔,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然而,当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乘客身上,当所有人都在讨论铁路管理失位时,我们必须注意到,那些被旅客包围着的铁路工作者,他们又何尝不是受害者呢?

铁路提出“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工作目标,为的就是方便旅客,服务旅客。“三个出行”安全为先,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火车减速慢行,为的是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列车晚点,也是值得乘客理解的。君不见,暴雨警报一出,应急预案一启动,铁路工作者就得全部取消休假,第一时间赶到候车室、售票厅支援,对旅客解释当前状况,协助维持秩序。由清晨到中午,他们的面庞已经写满了疲惫,他们的声音也早已嘶哑,但他们依旧坚持着,直到警报解除、列车运行秩序恢复正常。谁都不想晚点,之所以限速慢行,为的还是大家能平安出行,最终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是否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理解?是否应该将心比心减少那些苛刻的要求?

身不在其位,不知其苦楚。也许只有当切身体会到铁路系统的难处时,人民群众才会从自己的角度跳出来,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无尽的骂声与指责。没有理解,就没有更好的沟通,问题也更加不可能得到好的解决。希望有朝一日,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得以满足,每个人都能安全、快乐、温馨出行,铁路一线工作者的奉献才有了最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