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非盟会议中心演讲时表示,中非要推进六大工程打造全面合作升级版,中国要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届时“高铁外交”成为总理外交的一个关注点。李克强也被称为“高铁推销员”。更有甚者理解总理是在“卖高铁”。而中国的“高铁外交”真如媒体的炒作般吗?
中非合作近50年,50年来,中非人民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中国不仅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中同非洲站在一起,而且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实现和平发展一体化进程、扩大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而非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非洲兄弟喜极而泣,欢呼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伟大胜利。这便是中非同命运、共患难的血泪史,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的源泉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高层往来频繁,双方友好合作取得可喜进展,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012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科技基础较好,资金相对充裕;非洲市场潜力大,劳动力充足。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频繁的投资经贸往来,使得彼此难以分离,相得益彰。所以中非两国只有共谋包容发展,才能使得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而要发展首先应着眼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又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便是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证明。
专家认为,非洲有丰富的资源和辽阔的市场,但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的瓶颈极大的阻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如果没有高铁和高速公路,其现代化难以想象。那么面对此种情况,非洲发展高铁工程迫在眉睫。专家指出,中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上相当过硬。且建设成本在高铁技术领先的几个大国中相对较低,是很多非洲国家能够接受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的“高铁外交”并不是外媒体炒作那般“卖高铁”。中国对外经济是多元化的,高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分支,不是最主要的部分。其属于三级合作战略。“高铁外交”只是中国在与非洲分享“要致富先修路”的经验之举。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非合作中最重要的是双方共同成长。而非洲的高铁建设与中国丝绸之路合作计划相吻合。全力支持非洲的高铁建设,在其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实质上是中国实现“走出去”战略,推动足尖上的中国的必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