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晚点的重与轻
连续多日的暴雨,导致京广铁路广东段继17日后再次被迫停运。记者23日下午从韶关市火车东站了解到,由于清远琶江口站以北至韶关大坑口站以南区间铁轨水位超过警戒线,铁路部门只得于当日上午临时封锁线路,来往列车被迫滞留在铁道上至少5个小时。数小时内,至少近万名乘客被迫滞留在火车上。(5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雨雪天、地震这些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除了带来线路和设备的故障,为正常的外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增加一些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出于对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考虑,交通运营的航空、公路、铁路部门一定会采取各项紧急措施,来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不得不令列车晚点、高铁降速,飞机停飞,汽车停运成为特殊情况下的“国际惯例”。
听铁路工作的朋友说,每年一进入四、五月份,铁路部门都会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去启动防洪防汛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各单位都会抓好职工素质的培训、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以此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应对突发问题时的处置能力。各单位不仅加大了对沿线设备设施的检查力度,更增加了巡查次数,在加强职工标准化作业的同时更要求执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最大程度上杜绝了事故隐患的发生。但是大自然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搞个恶作剧,挑战一下人的心理承受力和设备、环境的安全极限。
恶劣天气不仅会导致列车晚点,更是对铁路线路安全状况、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指挥者的应急处理能力、相关单位的相互配合等等的一个个严峻考验。一般来说,小雨不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中雨可能会造成列车降速慢行,瓢泼大雨、暴雨或强降雨,有可能会造成泥石流漫道、山体滑坡、边坡溜塌等严重地质灾害,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令列车临时停靠,让旅客处于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更会增加铁路职工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从以往的暴雨造成列车晚点的事例中,笔者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组组画面:车上,列车员一边在为旅客做好耐心解释,一边还忙碌地穿梭于旅客中间,从最大程度上做好服务旅客工作;车下,无数个铁路职工冒雨奔赴现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雨中抢修线路,排除接触网故障,一些职工还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不顾个人安危抢通线路、排除险情;车站候车室内,广播设备和电子显示屏上,一遍遍重复公布的列车到发情况和票额信息,在为旅客提供着最新的行程依据。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行动去努力做好滞留列车旅客的解释安抚、饮食保障及退票改签等服务工作……
因意外导致出行延误、中断或不得不放弃外出计划时是会令人沮丧,但在安全与晚点的重与轻面前,相信很多人都会和笔者一样,早已在心中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列车的安全运行,比正点到达更重要。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意外来临时,需要的是内心的淡定和冷静。(文/迎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