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李克强总理首访非洲的新闻,总理这次出访将促使中非签订近60份合作文件,再启中非“经贸蜜月”。

中国和非洲的经济贸易被赞为“蜜月”,足可看出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这样的称谓感觉像“夫妻”般甜蜜。谈到合作,自然少不了铁路。近年来,中国铁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逐渐完善,特别是中国的高铁技术,获得了多项世界级先进技术,如今中国高铁在外交桌上就是一张崭新的“名片”。

中国铁路技术得到非洲国家的肯定,笔者认为,这里蕴含了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中国铁路技术和非洲铁路发展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早在1970年中国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建设坦赞铁路项目,该铁路沿线地形复杂,线路建设需跨越裂谷带,坦桑铁路的建设曾经被美国专家否定。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气馁,他们客服各种困难对坦赞铁路沿线地形进行勘测、考察,坦赞铁路的建设考验着中国铁路技术的可靠性,最终中国工程师们给非洲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坦赞铁路建成后,为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出口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将近40年高龄的坦赞铁路一直以来对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从中国自身发展方面来看,中国由弱变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上给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模板。铁路作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对铁路建设的投入。铁路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逐渐形成“八纵八横”的铁路网,铁路网的形成对中国各地区的物资集散、加快资金洗牌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高铁的广泛运用促使许多地区产生“同城化效应”,加快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房地产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如今,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从落后国家逐渐向世界强国迈进,其中铁路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变化,无疑为经济文化落后的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个现实版的参考模板,这对中国铁路技术走进非洲和增强中非经济贸易产生巨大作用。

经过半个世纪的考验和磨合,中非之间的关系得到稳步的升级。现在,中国作为非洲的最大外贸合作伙伴,与非洲在铁路建设上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贸易合作,更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友好往来、相互扶持的体现。中非铁路再合作将加快非洲地区基础建设和交通体系的形成,助力非洲经济快速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