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行于西安至中亚之间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正变得日益繁忙。再过不到一个月,被编为‘中欧快线’80001次的‘长安号’,将从目前每月2班增加到每月4班,并实现常态化运营。”来源:新华网。
两千多年前张骞和他的驼队开启了丝绸之路的繁盛,促进了亚欧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载重量相当于数千只骆驼的大型船只出现,改变了亚欧交通路线的走向,丝绸之路也逐渐褪去了昔日的繁华,足见交通工具的重要性。
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制造”更是誉满全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业集群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以重庆为例,从2009年开始,惠普、华硕等多家电脑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落户重庆,随后富士康等六家台湾代工企业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也先后落户重庆,到2013年后,已形成每年生产1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基地,这些电脑主要销往欧洲。如果交通不便利,资源进不来,产品也出不去。内陆产品若要走出去,走海运,需要先运到沿海港口,再乘船不远万里绕够非洲大陆,不仅周折,时间周期也长;走空运,费用高,成本压力大。事实上,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制约中西部发展的瓶颈。
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无疑是为中国产品通向欧非大陆辟了一条捷径。选择铁路运输,不仅时间周期短,运输成本也不高,并且铁路运输还具有安全性高、停靠方便等优势。可以说,新丝绸之路为中西部地区乃至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带去了新希望、新动力、和新契机。凭借新丝绸之路,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为中国带来更多欧盟的加工订单,带动经济发展,可有效的解决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可以解放更多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青岛港集团物流公司曾借助西安综合保税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二次转关’功能,通过“长安号”运载3个玻璃管集装箱。该公司副总经理高其根表示,‘长安号’的开行,使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综合保税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港功能的叠加效应优势更为明显,为沿海企业与中亚、欧洲地区开展贸易创造了更好条件。” (摘自新闻)可见新丝绸之路将在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跨过陇山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将古中国同亚洲、非洲和欧洲其他的文明相连接,加速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古代中国开始走向辉煌。两千多年后,新丝绸之路再一次从陆地上将中国同欧洲相连,在曾经古老的文明间架起了现代化的桥梁,为中国的崛起开辟出新的通道。张骞出塞为中国带来了繁荣和昌盛,在历史的长卷中书写了不朽的篇章,“长安号”将扮演着中国出塞的新使者,让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风采,助推中国经济的腾飞。(金灶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