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0日起到6月底,90趟京广、京沪高铁的高端坐席开始打8折优惠。与前两年不同,此次打折优惠一律统一为8折(除一对列车打7折外),不再设8.5折和9折,打折力度增加。不过,此次打折,节假日及周五、周六、周日均不在优惠之列。(中国新闻网)
记得在前不久,有许多网友强烈呼吁:铁路部门也能像航空部门一样:实行“淡季打折”。没过多久,铁路部门就发出信息:3月20日起至12月31日(9月30日至10月7日除外),全国范围内将有556列旅客列车,将对末端空闲卧铺票打折发售。其中,优惠后的硬卧票价将比原价降低25%至55%。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铁路部门两次打折出售自己的票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铁路票价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确实没有涨价,既有线的客运业务一直在扮演着“赔本赚吆喝”的角色,经常是“以货补客”,然而没想到铁路打折了;面对投资巨大的高速铁路,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没想到铁路又打折了。究其原因,是市场竞争的缘故吧!铁路虽然运费相对较低,但和公路、航空比起来,在经营方式上相对还不够灵活。现在铁路能主动打折,向市场靠拢,虽然暂时是降低了收入,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长远发展。
其次,铁路打折,最受益的就是普通百姓。对经常坐车的旅客来说,化相对较少的钱,就能享受同样的服务,他们肯定是偷着乐。但作为铁路部门来说,让旅客得到更大的实惠,是充分体现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这一理念和社会责任;对没坐过火车的人来说,票价的降低必然要吸引他们尝试乘坐,让他们体验到高铁的便捷和舒适,就会留住一部份客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打折未必就会降低票款收入。同时在淡季有针对性的进行折扣,可以分流部分普速列车及民航的客流。确保高铁的上座率,保证运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上说打折未必是下策!
俗话说得好:“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相信铁路部门让利于民的打折政策,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