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打折本是一件让公众受益的好事儿,值得大家点“赞”。可惜针对“火车票打折”,部分媒体和网民却发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其实火车票打折本不是什么新鲜的新闻,早在铁道部时期,就已经推出过此种惠民政策。这次只是打折的范围更广,并通过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公众得知相关信息。好事应该传千里,酒香更要勤吆喝,信息传播的越广,收益的百姓也就越多。票价打折了,服务也提高了,为何不打折的服务却难换部分媒体和公众“不打折”的认同呢?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虽不是至理名言,却足以道出铁路部门所面临的困境。铁路多年来与公众的关系,用“亲密”来形容也很合适。时间久了,部分公众不免容易忽视铁路的付出和努力,总是抱怨得到的太少,却忘记了铁路给予的已经足够好,足够多。甚至有人会用偏执的意见和态度去对待铁路,亦如戴着墨镜去欣赏美景,定会失去原本美丽的色彩。

跟铁路部门的许多惠民政策一样,此次火车票打折,铁总方面的本意就是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这点毋庸置疑。但铁路所面对的群体不但基数庞大,且复杂,提出的要求也千差万别,甚至有些要求本身就自相矛盾。若要强求铁路面面俱到,不现实也不理智。铁路方面只能尽可能的让更多公众受益,不该因为其未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就给铁路乱扣“高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有偏见,任何值得褒奖的事物都会遭到贬低。比如“铁老大”这三个字,本是社会肯定铁路运输地位和贡献的褒奖之词,却被某些人用来诋毁和讽刺铁路部门,嘉奖的“皇冠”变成了批斗的“高帽”,带着有色眼镜,怎能看清真色彩?

对于媒体和公众的建设性意见,铁路部门是愿意接受,并作出调整的。就像春运时公众对12306网站提出的一些建议一样,铁路总公司迅速作出了调整。“马上改”的举动足以彰显铁路总公司虚心接受社会公众建议和批评的气度与诚意。而那些不讲道理的批评和尖酸刻薄的讽刺,不但诋毁了铁路的形象,更能伤了数百万铁路职工服务旅客的赤诚之心。何不摘下偏见的墨镜,看看阳光的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