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鹤婷是郑州铁路局新乡电务段安阳工区的一名职工,今年49岁,人们都亲切地叫她“胡大姐”,无论设备上有何故障,到她手里都是小菜一碟,人送绰号“胡大拿”。她仅仅是招工入路,然而她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
首先是严把教学关,在教学中水涨船高。她是一个为信号设备治病疗伤的行家里手,但是她不放过每一个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蓄能。在她的不懈努力下,5年前她就通过鉴定被聘为工人技师。多年来,她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电务值班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她总是那样地投入:对老师她刨根问底;对学生她倾囊相授,正是这种坦诚的学习态度,让她排除故障的手艺早已炉火纯青,受到了大家的爱戴。
其次是严把故障处理关,在故障中探索前行。2013年9月的一天凌晨,胡大姐家里的电话忽然响起,是工区打来的求救电话------区间闭塞设备出现异常,她没有丝毫迷糊和犹豫,立即进行电话指挥。“用钳形表卡住,查看电流……”“再用万用表,测试发送电压……”她用电话沉着指挥,思路清晰而缜密。十分钟后,两名值班人员找到原因并迅速处理。多年来,无论是自己处理故障,还是故障案例分析,她总是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找着故障原因不罢休;不制订防范措施不罢休,正是她有这种“把故障当财富”的精神,她的技艺才会突飞猛进。
最后是严把施工关,在施工中提高技艺。2010年宝莲寺微机联锁换装施工,在配合验收中,她对照图纸,将室内每处配线、端子、铭牌详细核对,坚持每个环节都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查一遍。在她的严密监控下,一个个细微的设备缺点被发现并处理:保险容量不符;图纸与实物不符;端子与螺丝接触不良等等。施工开通前,她被抽调到北京进行联锁软件仿真试验,她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厂家提供了一系列准确数据,并针对问题与厂家协商修改,确保了软件数据的精准无误,也受到所有技术人员的一致称赞。
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这句话可以衍生出:成功者的背后都是相似的,都是通过艰辛的劳动换来的,我想:这就是“胡大姐”能成为“胡大拿”的真正原因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