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从3月20号到12月31号期间,铁路部门部分旅客列车末端空闲卧铺执行优惠票价,涉及34趟列车22个区段。优惠期覆盖除十一小长假之外的,清明、“五一”、端午、暑假、中秋等重要节假日,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多优惠和便利。(《央广新闻》3月14日)

趁着初春乍暖还寒的季节,已经有不少人们踏上了“春游”的旅程。乘火车去旅游,一路上看尽风景,乘坐又舒适,确实是出游的最佳选择,理所当然应成为乘客的首选。

   但火车卧铺票价相对于硬座来说票价较高,看似能赚不少钱,但有时候实际情况是“有价无市”赚不到钱。据统计,在客流淡季,一些方向的列车每趟都有不少余票,特别是软卧无人问津。

车票遇冷的原因主要在于价格因素和时间因素。有乘客认为卧铺票价偏高,而且一些大城市处于高速交通发达圈,游客短途出行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所以,对于不是急着非走不可的人来说,无疑低票价更有吸引力。

   作为旅客出行工具,铁路与其他交通行业一样用收益管理办法决定定价,火车票的定价并不是盲目的,是从投资和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的。但是价格不应该是死的,应以市场而动,及时调整降价。在客流淡季,如果不及时采取“限时大促销”的手段,就有可能造成对铁路客运资源的浪费。

   所幸现在铁老大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出了动作,此次火车票价打折的目的在于探索营销票价策略,对于乘客来说也可得到实惠。试行客票效率定价模式,实际上反映了铁路总公司正在适应市场需求,转变观念和经营机制。此举应该来说是值得表扬和欢迎的。

   然而,这次打折的优惠范围和程度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全面提高淡季火车的上座率,就应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打折的范围和程度。

   笔者个人建议铁路部门可以进一步采取更好的办法。例如:将打折优惠范围扩大到动车及高铁线路,同时也可以对于一些经常乘坐固定线路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跟踪,确认后采取月度优惠票和季度优惠票的方式进行促销。还可以对旅游团队采取“买N免一”的方式,以吸引更多客流,从而避免列车空跑,提高上座率。

   面对市场竞争和自身营销压力,我们期待着铁路部门会在今后推出更多的营销措施,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让更多更广的旅客得到真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