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重在做到规范管理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为什么在抓安全上心思没少费,话没少讲,力没少出,到头来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天天在讲要克服好人主义,但职工“两违”屡禁不止、事故隐患屡控不住?追根溯源,就是对“关口前移、过程控制和抓小防大”的深刻内涵理解不深,对规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干部责任不到位,职工违章作业所致。虽然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寻根溯源,根本原因在干部作风不实不深入,导致安全管理不落实、不到位。对职工的管理主要是从“管”的角度出发,没有从人性方面考虑感情是否能够接受,最终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笔者以为,在千头万绪的安全工作中,规范是消除一切管理弊端的基础,只有抓住这一根本不放,用精干高效的安全管理来促进各项安全目标的实现,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贵在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作业标准执行上求规范。要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逐一清理,化繁为简、去赘存真,对每个工种的每个作业程序进行细化明确,以此提高作业人员对标作业、照章办事的能力;二是在工作场所布置上求规范。作业场所的揭挂模式、定置管理、簿册填写等是否统一、规范、整洁,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影响职工的标准化作业。要结合实际加强定置管理,使管理工作更加精细、标准力求更加规范,从每一个细节上规范职工行为,潜移默化让职工逐步养成规范作业的好习惯;三是在责任体系建立上求规范。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安全管理的基础。生产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建立起纵横结合、覆盖全员的管理体系和“一级对一级负责、事事有人负责”的责任体系,使每一名管理者都清楚自己该负什么责、怎样去负责以及没负责怎么办。通过立标明责,真正实现安全管理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工作、由依赖上级抓变为独立负责抓,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总之,重规范是安全管理思路的关键要素,是实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克服粗放式管理弊端的有效举措。作为企业,只有在规范上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优化管理方式,来提升职工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才能增强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沙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