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摘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还有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泰国、罗马尼亚两次出访中,均亲自“推销”中国高铁,被国际社会赞为“高铁外交”。
一句“铁路走出去”显示的是对技术创新、自主产品性能的高度自信,彰显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承诺:“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你们应该放心。”
“中国北车的出口额从2000年集团成立时的5000万美元,发展到2013年的17亿美元左右。”、“中国铁路重大装备制造业进步神速,在国际上品牌实力强劲,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北车集团副总裁余卫平,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在会议期间也都就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发展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看着国家对铁路的重视,听着代表们的真情流露,让人不禁对我国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发展前景充满着希望和畅想。
这都源于我们技术上的创新。众所周知,国外在同类产品和技术上,对我们是采取出口封锁控制的。担心我们崛起发展太快,在国际市场上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面对情况,相关部门、科技人员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一次次实验中成就了原创和自主,使得我们的铁路、汽车、重型设备等多方面赢得了国际认可,“高铁外交”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出口的铁路、汽车,还是其它相关产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是绝对高标准的。每一个零部件,从原材料采购,到精加工,尺寸和材质都要求到极致。并且,还要求与内销更高级的检验工艺,试验程序。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最好的技术,运输过程中,有着严格的安全保障要求,才让众多的国外客户选择了中国制造,把机会给了中国企业,让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
两会上的好声音,是对中国铁路的自豪,更是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铁路会走向更多国家,拥有更大的市场,让“中国制造”奔驰在地球更多区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