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广铁集团获悉,当天,湖南地区降温、降雪天气进一步加剧,湖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路段受降雪、大雾及路面结冰影响封闭,导致大量南下广东旅客选择改乘铁路返程。”来源:中国新闻网。
春节长假进入返程高峰期,道路本已拥堵,恰是这个关键的时间点,雨雪天气也来凑热闹,给交通部门“添堵”。高速公路封闭,机场停飞,返程的路怎么走?还好有铁路,这个时候也只有铁路是“靠谱”的,大家口中的“铁老大”在此时真正显示出了“老大”的本色。
多年来公众习惯用“铁路大”来形容铁路,公众对铁路理解的不同,“铁老大”这三个字的寓意也就不同,有贬义的理解,也有褒义的理解。但在自然灾害面前,铁路所表现出的“老大”风范绝对是值得称赞的。遇到自然灾害首先想到铁路,这是多年来公众已经养成的习惯,亦如08年冰灾,南方多个城市几近瘫痪,全靠铁路输送旅客和物资,将灾害影响降低到最小。
受自然因素制约小,安全性高这是铁路的两大优势。有人认为铁路的安全是与生俱来的,是火车这种交通工具独特的属性,所以会觉得风雪天铁路能运行是理所应当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雨雪等自然灾害能影响到其他交通工具,同样也能影响到铁路。暴雨能够冲毁公路路基,同样也能冲毁铁路路基;暴雪能够掩埋公路,同样也能掩埋铁路钢轨,在大自然的不可抗力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铁路的安全不是天生的,铁路的安全是靠后天努力得来的,是靠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数百万铁路职工共同奋战得来的。
铁路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坐着火车从一个车站到达另一个车站。在铁路有一种职业叫做巡道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行走在数万公里的铁路线上,检查每一寸钢轨、每一颗铆钉,以保证铁路轨道的安全,但就这一点就是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而巡道工却只是铁路众多安全保障工种的一个,所以铁路安安全工作可见一斑。对普通百姓而言,若不深入了解铁路,是不会明白铁路如何理解和贯彻“安全”这两个字的。就以这次南方的降雪为例,铁路部门的“扫雪”不同于其他部门,其他单位多是在雪后开始扫雪工作,铁路部门在降雪开始前,负责除雪人员就已经全部就位;降雪过程中铁路职工会始终留守除雪点,在关键部位发现积雪就立即清除;降雪过后仍然有人巡视,如果发现有风吹积雪也立即清除。铁路的除雪工作是贯穿降雪过程的一个持续性的工作。所以大多铁路职工也有个习惯,就是在听到降雪的信息后,即便下班或者不当班,也都会选择留守单位等待除雪任务,这便是铁路人常说的“以雪为令”,单从扫雪这一个工作就能看出铁路保证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安全同样来之不易,铁路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继续前进,就是因为铁路为了能够克服自然灾害而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所以才有了“老大”的本色。所以,风雪天,不妨让我们带着感激上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