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3年12月18日中国经济网报道,铁路货运酝酿灵活定价:明年或首现政府指导价,旨在改善铁路盈利能力、增加对民营资本吸引力,且备受各方关注的铁路运价改革方案正在酝酿中,可能于明年初出台。根据方案,货运运价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上调为0.15元/吨公里左右的合理水平,即存在20%左右的提价空间;客运方面,高铁试点航空定价模式、实现运价市场化,而普通列车接受政府补贴。

通过这条报道觉得,铁路客货运输组织改革并增强运价的弹性是国家铁路总公司成立后,这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贯彻《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措施,也是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作,为铁路运输带来主要政策,货运改的目标是“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的承诺将会给广大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客运改革的目标是从旅客旅行需求出发,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应指旅客最为关注的安全性,便捷性,快速性,准时性,舒适性,经济性六个方面的内容,现在是无论客货服务都得到优质的服务,而运价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并非单纯的涨价,而是要向石油、民航等行业一样,形成一种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增强运价的弹性。

有部分人觉得铁路总公司每年要偿还1000多亿元的利息,加上200多万员工的工资,还有在建的1万多公里的铁路,每一项都需要钱,是客货运涨价的主要原因,只要细心我们从各方面了解,至于资金问题,国家发改委已于7月初正式下发批复文件,同意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分期发行中国铁路建设债券1500亿元,其中资金将用于曾出现停工、缓建的多条中西部铁路。由此可见,国家对铁路建设发展的决心。况且,国务院《批复》中明确指出,历史债务问题没有解决前,国家对公司暂不征收国有资产收益。这就透露出明显的信号,债务并不是客货涨价的原因之一,谈到铁路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盛光祖总经理明确表示,要保证铁路职工的收入稳步增长。收入来源于哪里?不是依靠涨价,而是依靠企业内部的优化改革,依靠严格精细的管理,依靠设备不断地更新,再加上铁路职工的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效益,提高个人收入。铁路货运体制改革,铁路由“坐商”变“行商”,积极主动寻找货源捕捉商机,就是铁路职工收入节节攀升的源泉。

通过改革策略运价的弹性是建立在研究市场需求和旅客需求的基础上的,铁路的社会公益性始终不变,肩负的社会责任并没有改变,赢利并不是铁路的唯一目的,涨价也不是唯一手段,铁路今后的调价,客运和货运是要随着形势发展进行调整,就像中石化、中石油一样,按照市场规律,提价、降价一定会尊重市场遵循国情,实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公益,确保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才是铁路改革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