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人踏上春运回家的归途,火车一票难求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当人们都将目标盯在火车票上,为求一票不择手段,归途,会不会出现人未满票已缺的尴尬境地?

春节,归心似箭。但关怀他人的人,肯定没有回家的人多。

   恐怕不能说,是回家的欲望盖过了我们乐意称道的谦恭礼让的人文素养。因为此刻,农历年关将近,返乡大军已经上路;虽然铁路运能不断增长,但我们仍需面对这与2014年春运需求存在巨大矛盾,铁路尽最大努力也难以包打天下的实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也许网上流传的这句话,折射真正的症结所在。

家是要回的。有限的运能,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有效的利用,释放出更多的回家座位。人文的关爱,正是在这一收一放间得以呈现。

   铁路部门在春运期间,将梯次退票费调整为20%正是为了遏制“占票族”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让更多车票被有效的利用;而在对待返乡务工人员方面,铁路部门以降低“团体票”办理门槛、提前发售等措施加大这一流动大军的人文关怀。

   铁路部门用支付宝购票付款、新版12306购票网页、手机12306购票客户端拉近了给我们服务的距离;新建铁路、高速铁路开创了高速铁路交通的大时代,筑起我们更加平坦的回家路,把“朝发夕至”“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写照,正是铁路部门的种种努力,让我们回家的路更加顺畅。

   然而与这助力回家的大背景下,却有着不和谐的手段和行为。像为自私“代言”的抢票软件或浏览器依然盛行,冒着风险违规售票并搭售保险的个别网站不时扰乱一下公众的视线,“黄牛党”即使在铁路公安机关的“猎鹰战役”下仍然“春风”吹又生……这是铁路部门没尽力吗?显然不是。这是个别人的利益驱动行为和我们部分旅客的自私行为配合使然。

   这样的评价,也许是苛刻。但我们确实是该审视一下自己,没有市场就没有以上的不择手段,当我们“占票”、用软件“抢票”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在破坏规则,当你用以上手段坐上了回家的列车,这正是建立在别人的失落之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该不该占票、该不该抢票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心的良心焦虑,更是当前我们社会对秩序的遵守与践踏的博弈缩影。

   铁路的便捷、便宜成为我们回家的首选,但我们不要将目光紧紧的盯在这有限的资源上,能快捷舒心的回家才是上上之选。航空、汽车、船运,种种工具通回家,拼车、自驾、无偿搭载也能走上我们回家的路。在现有的社会运能下,我们应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运输潜力,多层次多方式的营造温馨旅途,实在是没必要去为了一张票不择手段的抢破头堵了心。

   温馨的回家路,从来不会向自私的人坦途。对于一个还在为回家过年迁徙纠结的民族,在道德的路途上,我们应该比回家走得更“远”。